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与时间赛跑: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指南

发布时间:2025-02-10 阅读:71次 作者:张红英
单位及职务:滦州市人民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当心脏的冠状动脉因血栓或其他原因突然堵塞,导致心肌血流中断,心肌细胞将迅速因缺氧而坏死。这一过程如同一场无声的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中,时间就是心肌,速度就是生命。本文旨在为公众提供一份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的全面指南。

一、认识急性心肌梗死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知识,对于及早识别、及时就医至关重要。在发病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预警信号,如心绞痛突然加剧、持续时间延长,或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然而,也有部分患者发病前无明显先兆,病情突发,令人措手不及。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包括:

1.胸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压榨性、窒息性或濒死感的胸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下颌、颈部等。

2.呼吸困难。由于心肌缺血导致肺淤血,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3.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4.出汗、面色苍白。由于疼痛刺激和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可能出现大量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

5.低血压、休克。严重的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等。

二、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

面对急性心肌梗死,以下是关键的急救步骤:

1.保持冷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一旦发现有人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首先要保持冷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病情及具体位置,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在等待过程中,尽量安慰患者,保持其情绪稳定,降低心脏负担。

2.让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平卧在硬板床或平坦的地面上,双腿稍稍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松开患者的衣领、腰带等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有呕吐物或分泌物,应及时清理,防止堵塞呼吸道。

3.有条件时给予吸氧。如果条件允许,应立即给予患者吸氧。氧气可以帮助缓解缺氧症状,减轻心脏负担,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4.合理使用急救药物。若患者家中有备用的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且患者有心绞痛的病史,可按照医嘱给予舌下含服。但请注意,对于血压过低或心率过快的患者,禁用硝酸甘油。切勿擅自将药物给予未经医师指导的人士使用。

5.心肺复苏。当发现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部分。在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中点位置),用左手掌跟紧贴患者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连续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胸骨下陷5—6厘米,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随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医疗人员接手处理。

6.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如果现场有AED,且患者处于可除颤心律,应按照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进行操作。AED能够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在必要时给予电击,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心律。

三、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切勿自行驾车前往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避免自行驾车前往医院,以免在途中发生危险。应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场,由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

2.持续观察病情变化。在等待医护人员到场的过程中,要持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呼吸情况、脉搏等。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3.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救治。当医护人员到场后,要积极配合他们的救治工作,包括提供患者的病史信息、协助进行心肺复苏等。同时,要遵循医护人员的指示,不要擅自给予患者药物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四、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康复

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同时,要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避免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结语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英雄。通过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知识、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可以在关键时刻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滦州市人民医院 张红英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与时间赛跑: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指南》,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2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