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走出血液透析常见认知误区

发布时间:2025-01-23 阅读:65次 作者:杨乐平
单位及职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血液透析作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给无数患者带来了延续生命的希望。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和家属对血液透析存在一些错误认知,这些误区不仅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

   误区一:透析会“上瘾”,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

   许多患者对透析存在恐惧心理,认为透析就像“上瘾”一样,一旦开始就再也无法摆脱,从而抗拒透析治疗。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血液透析是通过机器模拟肾脏功能,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由于自身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完全丧失,无法正常完成排泄任务,才需要依赖透析来维持生命。如果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肾脏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并非不可能),在医生的评估下,是有可能减少透析次数甚至暂停透析的。而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或许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出现,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误区二:透析时间越长越好

   有些患者认为,透析时间越长,身体里的毒素就能清除得越干净,对身体就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透析时间的长短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肾脏残余功能以及透析器的性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一般来说,常规的血液透析每次时间为4小时左右。如果透析时间过长,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如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还可能导致体内营养物质过度流失,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此外,长时间的透析也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较大负担。因此,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进行治疗,不要自行延长透析时间。

   误区三:透析期间可以随意吃喝

   在透析过程中,肾脏对水分和电解质的调节功能几乎丧失,所以患者在透析期间的饮食需要严格控制。然而,部分患者却认为,反正透析能把体内多余的东西排出去,就可以随意吃喝。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患者在透析期间大量饮水或摄入高盐、高钾、高磷的食物,会导致体内水分和毒素迅速增加,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引发高血压、心力衰竭、高钾血症等严重并发症。高钾血症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危及生命。因此,透析患者必须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严格控制水分和食物的摄入,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

   误区四:透析后身体会越来越差

   不少患者担心,透析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导致身体越来越差。其实,规律的透析治疗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从而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当然,在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感染等,但这些并发症并非透析本身导致的,而是由于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透析过程中的护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只要患者在透析前做好充分准备,透析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透析后注意护理和自我监测,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透析对身体的不良影响,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误区五:透析患者不需要运动

   有些患者认为,自己身体虚弱,进行透析治疗已经很耗费体力,所以不需要再运动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适当的运动对于透析患者来说非常有益。运动可以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还能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当然,透析患者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适合透析患者的运动有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结语  血液透析患者和家属应该正确认识血液透析,走出这些常见的错误认知误区。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科学的饮食和运动建议,做好透析前后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同时,患者也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来帮助他们战胜疾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杨乐平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走出血液透析常见认知误区》,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