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高血压的防治用药类型多

发布时间:2023-11-30 阅读:366次 作者:李晓丹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医院

高血压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确诊病情,若不能及时进行控制与治疗,将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甚至是造成器官损害,以致极大危害生命安全。对于高血压防治来说,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用药不但可以控制血压,还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临床中有关高血压的防治用药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

1  药物防治高血压的原则

要想搞清楚药物防治高血压病症的相关知识,必须首先意识到,药物对于高血压病症而言,产生的效果并非一蹴而就,确诊病情后为防范不良并发症与延长生存周期,通常需要患者长期坚持用药。目前,临床中对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认识清楚,加之医疗技术有限,使得并无治疗此病的特效药。具体予以药物防治高血压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不得私自用药,应严格结合患者年龄、体质量、血压水平、有无并发症等不良因素进行全方位考虑,而后再予以有效药物治疗措施。

2  高血压的防治用药的类型

现阶段,临床中对于高血压的防治用药类型较多,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利尿剂:常见代表有氨苯蝶啶、氢氯噻嗪等。此类药物将提高患者尿液排泄水平,避免体内蓄积大量的液体,通过排放多余的钠和水来达到良好的血压降低效果。

(2)β受体阻滞剂:常见代表有美托洛尔、阿莫洛尔等。此类药物将对机体心脏β受体进行有效阻断,以此使得心率减缓,并进一步使得心输出量有所下降,最终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

(3)钙通道阻滞剂:常见代表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此类药物将对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中进入钙离子进行有效阻碍,使之扩张外周血管,并有效降压。

(4)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等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常见代表,厄贝沙坦等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常见代表。这两类药物均可对机体血管紧张素Ⅱ物质生成水平与作用水平进行有效抑制,使之扩张血管,进而在有效降压的基础上,对心脏、肾脏功能进行保护,防范不良并发症。

(5)α-受体拮抗剂:常见代表有特拉唑嗪等。此类药物将对机体α-肾上腺素受体激活机制进行有效阻碍,这一机制下将实现良好的扩张血管功效,以此有效降压。

(6)中枢神经抑制剂:常见代表有克隆尼丁、甲腈咪唑等。此类药物将对机体大脑交感神经兴奋度进行减弱,这对于控制血压水平也有良好效果。

(7)直接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常见代表有阿莫洛尔、普罗帕诺洛尔等。此类药物将对机体血管与心脏受肾上腺素影响机制进行阻碍,以此良好降压。

(8)α-β受体拮抗剂:常见代表有拉贝洛尔、卡维地洛等。此类药物不仅可对α-肾上腺素受体激活机制进行有效阻碍,且可对机体心脏β受体进行有效阻断,使之在减缓心率的基础上扩张血管,进而显效降压。

除了以上降压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展,近年来,临床中还提出SGLT2抑制剂等药物防治高血压,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并未得到普及。

3  药物防治高血压的注意事项

以上防治高血压的常见临床用药种类具备其自身独特的作用机制、适应症,需依据患者实际病情需求选取适宜的药物种类。高血压患者选取降压药进行单用与联用防治病情基础上,还需注意以下问题:应严格在医嘱要求下定时定量服药,并需按时对血压指标进行复查,以及时对用药种类与剂量等进行调整,同时应注意对药物副作用进行积极的观察与防范,一旦有不适表现,应及时就医处理。

除此之外,高血压病症要想得到良好的防控效果,仅仅实施单一的药物治疗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饮食等对于此病的防控影响巨大,因此,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期间,还需指导其低脂、低钠饮食,通过规律运动来加快脂肪消耗水平等,并积极防范作息不合理或负面情绪等因素升高血压水平等。

   总的来说,高血压只有在医生与患者的共同努力下,方可达到良好的病情防控效果,保障身心健康。

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医院 李晓丹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高血压的防治用药类型多》,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3年1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