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中,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动静脉内瘘的维护和管理同样重要,中医护理在这一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价值。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的中医护理方法有哪些?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什么是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是指将静脉和动脉连通在一起,使动脉血流到静脉血管里面,静脉血在有动脉的情况下发育、动脉化的一种血管连接方式。动静脉内瘘主要适用于需要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的患者。此外,对于一些胃肠道功能结构异常、不能够经口进食的患者,动静脉内瘘也可能作为建立新的血液通道来维持营养的方法。
如何护理动静脉内瘘
1.湿热敷
湿热敷是一种通过热敷扩张局部血管的方法,它可以缓解血管痉挛,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并减轻穿刺部位的压痛与压迫。具体操作如下:在血液透析完成24小时后,使用湿毛巾对内瘘血管进行湿热敷,水温控制在40℃—50℃之间,每次热敷30分钟,每天进行2次。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患者在家即可自行操作。
2.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动静脉内瘘患者来说,推拿按摩可以有效改善气血不和、脉络不畅的症状,预防血栓形成。推拿按摩应在血液透析完成24小时后进行,患者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沿着内瘘静脉丛朝腕关节的位置进行推拿按摩,然后抓握拳头,反复数次。推拿过程中,力量需从轻到重,如果患者出现穿刺口渗血情况,应延缓推拿。
3.木瓜酒湿敷
木瓜具有舒筋活络、疏通腠理的功效,而酒则具有通风散寒、活血化瘀、杀菌的作用。将青木瓜清洗干净后切成薄片,放到密封的容器中,按照1∶1的比例倒入50度以上的白酒,然后进行密封,浸泡三个星期以后即可使用。在透析结束24小时后,用木瓜酒浸湿干净纱布,盖在内瘘血管上,再用保鲜膜包好。外敷时间最好控制在15—30分钟,每天2至3次,切片被吸收干燥以后进行更换。
4.火龙罐综合灸
它结合了多种推拿手法,通过点燃罐体内的艾柱,产生温热效应,起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化瘀止痛的作用,有助于增加血管内径和内瘘血流量,降低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然而,火龙罐综合灸为高危操作,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患者禁忌自行操作以免引起烫伤。
5.中药塌渍治疗
中医认为动静脉内瘘长期穿刺会阻碍气血经络运行,导致气滞血瘀、局部瘀滞不通。根据这一理论,研发了“内瘘1号”和“内瘘2号”中药塌渍治疗方。内瘘1号用于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后的日常维护,旨在益气活血通络,促进皮肤血管穿刺损伤的修复,保持内瘘通畅。内瘘2号则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后血肿的治疗,具有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散结的功效,有助于血肿的吸收及内瘘的修复。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无创伤、安全高效,适用于广大透析患者。
护理动静脉内瘘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医护理时,患者和医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清洁。患者应保持造瘘侧手臂皮肤的清洁,避免抓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
密切观察。患者应学会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每日数次触摸瘘管有无震颤。
心理调适。术前应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重要性及简单手术过程,消除其紧张心理,取得其配合。
结语 总之,动静脉内瘘作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其护理至关重要。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在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气血不和、脉络不畅症状,预防血栓形成,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然而,中医护理也需要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患者也应注意保持清洁、避免压迫、密切观察内瘘情况、合理饮食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问题,共同促进内瘘的恢复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