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减肥困难重重?查查内分泌

发布时间:2025-01-20 阅读:68次 作者:刘聪辉;戈艳蕾
单位及职务: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减肥一直是现代人热议的话题,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减肥的过程似乎总是困难重重。有些人即便严格控制饮食、积极运动,效果却微乎其微。为什么会这样?从内分泌学的角度看,人体的减肥过程不仅仅是“摄入热量小于消耗热量”那么简单,内分泌系统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从内分泌的调控机制出发,解析为何减肥如此艰难,以及如何科学应对这些挑战。

   一、内分泌系统与体重调控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在体内传递信号,这些激素对体重的调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水平。胰岛素帮助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到细胞中,用作能量或储存为脂肪。当胰岛素水平过高(如胰岛素抵抗时),身体更容易储存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这会让减肥变得更加困难。

   瘦素(Leptin):瘦素由脂肪细胞分泌,其主要作用是向大脑发送“饱腹”信号。当瘦素水平上升时,我们会感到饱足,从而减少食物摄入。然而,长期肥胖可能导致瘦素抵抗,导致大脑对瘦素信号不敏感,即使脂肪储量过剩,身体仍感到饥饿,进而增加食欲。

   饥饿激素(Ghrelin):饥饿激素由胃分泌,在空腹时水平上升,其作用是刺激食欲,促进进食。研究表明,当人减重时,饥饿激素水平通常会上升,增加饥饿感,这让长期坚持低热量饮食变得极为困难。

   皮质醇:皮质醇是压力激素,由肾上腺分泌。长期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从而促进脂肪,特别是内脏脂肪的积累。此外,高皮质醇水平还会增加对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渴望。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调节基础代谢率。甲状腺功能低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导致代谢减慢,使得身体在消耗能量时变得更加低效,从而阻碍减肥。

   二、为何减肥如此困难:内分泌角度的三大原因

   1.身体的“设定点”机制

   人体的体重调节受“设定点”理论影响。设定点是身体倾向维持的一个稳定体重范围,这与个体的遗传和长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当体重下降时,身体会通过减少代谢率和增加食欲来努力恢复到原有的设定点。这种自我调节机制主要受瘦素、饥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影响,使得减肥变得愈发困难。

   2.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的恶性循环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尤其在超重或肥胖个体中。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胰腺会分泌更多胰岛素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这不仅促进脂肪储存,还可能导致更强烈的饥饿感和更频繁的进食,从而形成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恶性循环。

   3.压力和睡眠不足的影响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许多人长期处于高皮质醇水平状态。压力不仅促进脂肪储存,还可能通过影响瘦素和饥饿激素的分泌,增加暴饮暴食的风险。此外,睡眠不足会导致瘦素减少、饥饿激素增加,使得人更倾向于选择高热量食物,进一步加重体重管理的难度。

   三、如何科学应对内分泌挑战?

   1.平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

   长期过度节食会导致身体进入“饥饿模式”,降低基础代谢率,同时刺激饥饿激素的分泌,使得暴食风险增加。建议采取均衡饮食方案,保证蛋白质、健康脂肪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比例。

   2.增加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规律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不仅可以燃烧卡路里,还能提高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打破胰岛素抵抗。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瘦素的正常分泌,抑制过度食欲。

   3.管理压力,保持心情平稳

   通过瑜伽、冥想或深呼吸等方法管理压力,可以有效降低皮质醇水平,从而减少脂肪储存和暴饮暴食的风险。

   4.保证充足的优质睡眠

   每天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不仅有助于瘦素和饥饿激素的平衡,还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控制体重。

   5.监测甲状腺功能,注意健康信号

   如果减肥长期没有效果,且伴随乏力、寒冷不耐受等症状,应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潜在问题。

   结语  要科学减肥,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内分泌的作用,避免“过度节食+高强度运动”这一粗暴方式,而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优化激素平衡,从根源上改善体重管理效果。减肥不是一场短期的战役,而是一个长期的健康管理过程。只有尊重身体的自然调节规律,才能让减肥更加轻松有效。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刘聪辉;戈艳蕾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减肥困难重重?查查内分泌》,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