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极其严重且危险的心血管疾病。当心脏的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导致心肌严重缺血缺氧,进而坏死,就会引发心梗。在心梗发作时,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黄金时间”,每一秒都对患者的生命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心梗发作的凶险
心梗发作时,症状往往较为明显且严重。患者通常会感到胸部压榨性疼痛,这种疼痛可放射至肩部、颈部、手臂等部位,疼痛程度剧烈,常让患者难以忍受。同时,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心慌头晕等症状。许多患者在发病初期,会误以为是普通的心绞痛或身体劳累所致,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实际上,心梗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15分钟,且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不能有效缓解。
二、何为“黄金时间”
医学上,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通常指发病后的120分钟内。之所以称其为“黄金时间”,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能最大程度地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降低心肌坏死的范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如果在这 120 分钟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心肌细胞会因缺血时间过长而大量死亡,导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三、黄金时间内的正确做法
1.及时呼叫急救:一旦怀疑自己或他人发生心梗,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让患者就地平卧,保持安静,避免过度紧张和活动,以减少心脏负担。
2.初步急救措施:如果患者身边有硝酸甘油,可让其舌下含服一片。若5分钟后疼痛不缓解,可再含服一片,但最多不超过三片。同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给患者吸氧,这有助于改善心肌的缺氧状态。
3.配合急救人员:急救人员到达后,要积极配合他们的检查和治疗。急救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处理,如测量生命体征、做心电图等。此时,患者和家属应如实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病史、症状发作的时间和情况等重要信息,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四、医院的紧急救治
患者被送往医院后,时间同样紧迫。医院会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快速完成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心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制定治疗方案。
目前,治疗心梗最有效的方法是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静脉溶栓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堵塞冠状动脉的血栓,恢复心肌血流。但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适应证,一般要求在发病 12 小时内进行,且最好在发病 3 小时内。PCI 则是通过心导管技术,将支架植入堵塞的冠状动脉,撑开血管,恢复血流。PCI 治疗的效果通常优于溶栓治疗,尤其适用于发病时间较长、有溶栓禁忌症或溶栓失败的患者。
五、抓住黄金时间的重要意义
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在心梗发作后的 120 分钟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死亡率可显著降低,心脏功能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相反,如果错过这个“黄金时间”,即使后期接受了治疗,患者的预后也会大打折扣,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每一秒都关乎患者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心梗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当身边有人发生心梗时,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以及有吸烟、肥胖、家族遗传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更要重视预防,定期体检,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心梗的发生风险。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心梗的救治成功率,挽救更多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