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该怎么治

发布时间:2024-10-28 阅读:48次 作者:闫华
单位及职务:临沂老年医院

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内科领域极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胃酸反流是指胃内容物(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逆流至食管,胃食管反流病则是指这种逆流导致的食管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慢性疾病状态。这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烧心、反酸、胸痛,以及可能延伸至咽喉、口腔甚至肺部的食管外症状,如慢性咳嗽、声音嘶哑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和困扰。

一、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概念

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是两个紧密相关但有所区别的医学概念。胃酸反流,指的是胃内容物(主要成分为胃酸)在没有恶心或呕吐动作的情况下,逆流至食管的现象。这种逆流通常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异常,导致胃内容物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反流至食管,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如胸骨后的灼热感(烧心)、反酸、吞咽困难等。若胃酸反流症状频繁出现,且导致食管黏膜炎症、溃疡等病理改变,则被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它不仅包括胃酸反流引起的食管症状,还可能涉及食管以外的组织损伤,如咽喉、气道等。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食管清除能力下降、食管黏膜屏障破坏以及胃排空延迟等。此外,不良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等,以及肥胖、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

二、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症状

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多样,且往往给患者带来显著不适。胃酸反流时,患者常常会感受到一种从胸骨后向颈部放射的烧灼性疼痛,被称为“烧心”,这是由于胃酸刺激食管黏膜所致。此外,患者还可能有反酸的感觉,即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带来酸涩或苦味。除了这些典型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胸痛,这种疼痛有时与心绞痛相似,容易造成误诊。

胃食管反流病作为胃酸反流的持续或反复发生导致的病理状态,其症状更为复杂。除了上述的烧心、反酸和胸痛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这是因为食管炎症或瘢痕形成导致食管狭窄。

三、诊断方法

诊断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通常涉及一系列临床评估手段,旨在准确识别症状、评估食管损伤程度及排除其他潜在病因。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任何可能加剧或缓解症状的因素。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食管内部,医生可以评估食管黏膜是否存在炎症、糜烂、溃疡等病理改变,这是判断胃食管反流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同时,胃镜下还可进行活检,以排除食管癌等恶性病变。

食管24小时pH监测和阻抗-pH监测,也是常用的诊断技术。这些技术通过在食管内放置一根细管,连续记录食管内的酸碱度和阻抗变化,帮助医生评估胃酸反流的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与症状之间的关联,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食管测压检查则用于评估食管下括约肌(LES)的功能状态,包括其静息压、松弛情况及恢复能力。LES功能障碍是胃酸反流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食管测压对于理解疾病机制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

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多方面。在生活方式上,饮食方面应避免辛辣、油腻、酸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油炸食品、柑橘类水果等,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同时,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不宜过饱,睡前几小时内避免进食,以减少夜间胃酸反流的风险。

药物治疗是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减少胃酸分泌,减轻对食管的刺激。促胃肠动力药则能促进胃排空,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通过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阻止胃酸反流。

   此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辅助治疗手段,如中医治疗、心理治疗等。中医治疗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方法,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胃酸反流症状。心理治疗则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善反流症状。

临沂老年医院 闫华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该怎么治》,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