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慢性病患者饮食管理具体措施

发布时间:2025-01-16 阅读:156次 作者:许文娟
单位及职务:康保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胁。在全科护理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模式中,饮食管理作为慢性病管理的核心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饮食管理的重要性

   其一,合理的饮食可以有效预防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摄入富含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摄入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冒和其他感染的可能。通过摄入富含营养素的食物,可以预防营养不足和营养不良,从而减少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其二,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合理的饮食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糖分的摄入,以保持血糖的稳定;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控制脂肪和盐的摄入,以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慢性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饮食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多样化摄入

   大米、小麦、燕麦等谷物类食物是能量的重要来源,提供碳水化合物以维持身体基本运转;蔬菜包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像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和K,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橙子、蓝莓等水果为人体补充维生素C、抗氧化剂等;蛋白质来源广泛,瘦肉能提供优质动物蛋白,豆类富含植物蛋白,奶制品则是钙与蛋白质的优质结合;杏仁、芝麻等坚果和种子,含有健康的脂肪、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全面、适量地摄入这五大类食物,身体能够获取各类必需的营养素,避免因食物种类单一而引发的营养缺乏症,使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得以正常运作。

   2.2控制盐分与糖分

   高血压患者必须严格把控食盐的摄取量,每日摄盐量宜控制在较低水平,减少食用腌制食品、咸菜、火腿等高盐食物,因为过多的盐分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进而升高血压,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明显的糖分摄入,如糖果、饮料等,还需留意加工食品中隐藏的糖分,像一些酱料、罐头食品等含有大量添加糖。淀粉类食物如米饭、馒头等虽然不像单纯的糖那样迅速升高血糖,但过量摄入也会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影响血糖稳定。因此,糖尿病患者需合理规划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精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从而维持血糖在理想范围内,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3增加膳食纤维

   全谷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等保留了谷物的麸皮、胚乳和胚芽,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发生,同时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上升速度。豆类中的膳食纤维不仅能改善肠道环境,还能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有益的短链脂肪酸,对肠道健康有益。各类水果和蔬菜也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芹菜中的膳食纤维可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苹果中的果胶能吸附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并促进其排出。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4优质蛋白质

   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鸡胸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是补充蛋白质的理想选择之一。植物性蛋白质方面,豆腐富含大豆蛋白,易于消化吸收,且不含胆固醇;各种豆类如黑豆、红豆等也是优质植物蛋白的来源,同时还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适量摄入这些优质蛋白质,既能满足身体在新陈代谢、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等方面对蛋白质的需求,又不会因过多摄入脂肪而加重肝脏、血管等器官的负担,有助于维持肌肉量,防止因疾病或年龄增长导致的肌肉萎缩,同时对骨骼健康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身体的整体抵抗力和活动能力。

   结语  慢性病管理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科学的饮食管理是其核心之一。通过合理搭配食物种类、控制食物分量等,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慢性病病情,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康保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许文娟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慢性病患者饮食管理具体措施》,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