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流感高发,中医防治有良方

发布时间:2023-11-27 阅读:407次 作者:田琳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公共卫生科

   冬季是流感等各类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别在哪里?该如何做好预防和应对呢?中医有哪些防治策略呢?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关于流感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不同于一般的感冒,其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中医学中称为“时行感冒”或“时行戾气”,属于外感疾病范畴,病因由感受时疫邪气所致,常在秋冬季节流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中医认为,肺主气,上通鼻窍,外合皮毛,当邪气入体侵袭肺卫,会导致卫表失和、肺气失宣而引发一系列的卫表症状。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有畏寒、寒颤、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见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因正气不足,导致病邪入里化热,出现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多种并发症。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好转,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普通感冒更多的症状是鼻塞、流鼻涕、咽痛和严重咳嗽,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也不会引起大流行。所以,流感是一种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以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接触口鼻也可以引起感染。

   全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各型及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以反复发病。流感对体质虚弱的人群健康危害最大,包括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

   如何预防流感?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无清除病毒的特效药物及方法,因此日常预防非常重要。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顺应四时之气,及时增减衣服,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劳;饮食宜清淡均衡,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多饮温水,多食用梨、枇杷、莲藕、山药、蛋奶、鸭肉等滋阴润燥、甘平益气的食物。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顺应秋收冬藏之性,保持心神安宁,情志舒畅,达到身心共调,形志并养。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流感

   小儿流感以高热为主要症状,同时兼有夹痰、夹滞、夹惊之证。治疗以疏风解表为基本原则,同时根据兼证分别佐以化痰、消导、镇惊之法。成人普遍以高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为主,初期为邪犯肺卫症状,治疗以疏风解表、清热宣肺为主,后期为痰热壅肺的表现,治疗以清肺化痰解毒为主。此外,不论是小儿流感还是成人流感,中医学认为流感传变较快,病情进展迅猛,大多按照温病“卫气营血”的规律进行传变,如不及时诊治,可能出现热入营血,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等症,所以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应尽快前往医院早期诊疗。一般来说,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中药疗法:辨证口服中药、连花清瘟、金银花颗粒、清开灵颗粒、紫雪口服液、午时茶等,具有宣肺泄热、清瘟解毒、健胃消积、镇静安神等作用。

   中医外治疗法:灸法:取穴大椎、风门、肺俞依次灸治,每穴5—10分钟,可起到祛风散寒、清热宣肺的作用,用于风寒入侵引起的发热咳嗽症状;拔罐疗法:取穴大椎、肺俞,同样适用于风寒型感冒症状严重者;推拿疗法:清天河水、清肺经、补脾经等手法,起到清热解表、除烦润燥、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健脾消积的作用。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公共卫生科 田琳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流感高发,中医防治有良方》,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3年1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