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跟腱断裂修复,麻醉助力战胜疼痛

发布时间:2025-01-13 阅读:69次 作者:吕瑞兆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在人体的众多肌腱中,跟腱无疑是最为强大且重要的一条。它连接着小腿后侧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向下延伸至足跟,是我们行走、奔跑、跳跃等动作不可或缺的力量传递者。然而,这条坚强的肌腱也并非无坚不摧,在高强度运动、意外跌倒或长期慢性劳损等情况下,跟腱有可能发生断裂,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跟腱断裂的修复手术是治疗此类损伤的关键,而麻醉技术则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患者跨越疼痛难关,顺利完成手术。

   一、跟腱断裂:从认识到重视

   跟腱断裂通常发生在30—50岁的运动爱好者中,尤其是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需要频繁跳跃和急停急转的运动项目。断裂瞬间,患者往往会听到一声清脆的响声,随即感到足跟部剧烈疼痛,无法单足站立或踮脚。查体时,Thompson试验(即挤压小腿三头肌试验)阳性,即挤压小腿肌肉时,患足足趾无法背伸,是诊断跟腱断裂的重要体征。

   跟腱断裂分为完全断裂和部分断裂,其中完全断裂需尽快手术治疗,以避免长期功能受限和并发症的发生,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手术旨在恢复跟腱的连续性,促进愈合,同时尽可能减少术后粘连,恢复踝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

   二、麻醉:手术成功的隐形守护者

   面对跟腱断裂修复这样精细而复杂的手术,麻醉的选择与管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术后恢复。麻醉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方面。

   镇痛: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受不到疼痛,为外科医生创造一个无痛的手术环境,便于精细操作。

   肌肉松弛:跟腱修复需要良好的肌肉松弛状态,以便于缝合和固定,减少术后粘连的风险。

   生命体征监测与调控:维持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预防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呼吸抑制等。

   术后镇痛: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期活动,加速康复进程。

   三、麻醉方式的选择

   局部麻醉:适用于简单、快速的手术,患者保持清醒,但仅适用于小范围、浅表的操作,对于复杂的跟腱修复可能镇痛效果不足。

   区域麻醉:腰麻或坐骨神经阻滞能有效阻断下肢的痛觉传导,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同时保留患者的意识,有利于术后早期评估神经功能。对于大多数跟腱修复手术而言,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全身麻醉:适用于合并有其他疾病、对区域麻醉有禁忌或患者强烈要求的情况下。全身麻醉能提供完全的意识和痛觉丧失,但相比区域麻醉,术后恢复可能稍慢,且存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风险。

   四、麻醉管理的细节与挑战

   液体管理:维持适宜的循环血容量,避免低血压导致的组织灌注不足,影响伤口愈合。

   体温控制:手术过程中患者体温容易下降,需采取措施保持正常体温,因为低温会延缓麻醉药物的代谢,增加术后寒战和感染风险。

   神经保护:在进行坐骨神经阻滞时,精确定位,避免神经损伤,术后还需关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镇痛: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结合使用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局部麻醉药等,既有效控制疼痛,又减少单一药物的副作用。

   五、跨越疼痛,迎接新生

   在麻醉的保驾护航下,跟腱断裂修复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术后,随着麻醉药物的逐渐代谢,患者可能会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疼痛,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通过合理的术后镇痛方案,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管理疼痛,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促进跟腱愈合,恢复关节功能。

   康复过程中,物理治疗是关键一环,包括早期的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锻炼,以及力量训练和功能恢复。患者需遵循医嘱,耐心配合,逐步找回失去的运动能力。

   结语  总之,跟腱断裂虽然是一种令人沮丧的损伤,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麻醉技术的不断革新,患者完全有可能跨越疼痛难关,成功完成修复手术,重拾健康与活力。麻醉医生作为这一过程中的隐形守护者,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需要提醒的是,要想避免跟腱损伤,我们在运动前要充分进行热身活动,注意循序渐进,有条件最好戴上护具。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吕瑞兆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跟腱断裂修复,麻醉助力战胜疼痛》,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