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推杯换盏在所难免,但你知道吗,吃药后喝酒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酒精会与许多药物发生反应,对很多药物的代谢、生物转化都有一定的干扰。若你或你的亲友在使用以下药物,切勿饮酒。
头孢类药物
大多数头孢类药品中都含有与双硫仑相似的甲基四氮唑团,服用头孢类药物,无论是用药前还是用药后饮酒,均有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有些药物化学结构与双硫仑类似,饮酒后用药很有可能会出现面部潮红、视力模糊、结膜充血、搏动性头痛、颈部血管搏动、呕吐、呼吸困难、恶心、惊厥等症状。双硫仑样反应发生后,要马上停用含乙醇的药物,症状轻微的是可以缓解的,症状比较严重的则需要到医院进行吸氧干预和对症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后3日之内最好不要服用头孢类的药物。服药7日之内不可饮酒,并且要忌食含酒精的药物和食物,如藿香正气水、酒心巧克力等。禁止使用含有酒精辅料的注射剂,避免使用酒精处理皮肤等。另外,替硝唑、甲硝唑与酒精之间也存在着双硫仑反应的现象,所以要分开用药。
解热镇痛剂
酒精能促进血浆胃泌素的释放,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也能促进血清中胃泌素的分泌。酒精和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会使胃内的胃泌素水平大量升高,使胃液分泌增多,从而造成胃黏膜屏障和黏膜下血管的损害,最终诱发胃出血。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正常人饮酒后会出现剧烈的头疼症状,此时擅自服用止痛药,也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
降血糖类药物
喝酒后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等药物,一旦血糖下降过快,就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症状,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低血糖昏迷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危及人的生命。此外,酒精进入人体后,会抑制糖吸收的功能,还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如果患者刚吃完降糖药,血糖稳定在正常值范围内,在这个时候喝酒,可能会引起低血糖。
值得注意的是,低血糖的表现往往会被醉酒症状所掩盖,很难将其与醉酒区分开,从而导致患者长期处于持续的低血糖状态。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持续、严重地低血糖,患者也常常毫无知觉,最后发展为低血糖性休克。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这将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损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应用磺脲类降糖药时,酒精可加速其代谢,显著减少其在体内的半衰期,削弱其降糖效果。另外,饮酒后口服双胍类降糖药物,如苯乙双胍等,也会导致乳酸中毒。
镇静催眠类药物
镇静催眠药有巴比妥类、苯二氮 类、水合氯醛等。酒精会加速这类药物的吸收速度,同时降低代谢速度,因此短时间内,血浆中的血药浓度会迅速上升。另外,喝酒之后,由于酒精会对大脑的神经系统造成很强的刺激,如果再加上镇静剂,则会使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抑制和干预,从而导致呼吸衰竭,休克,昏迷,甚至致命。此类药与酒一起服用时,由于酒精增强了安眠药的镇定作用,并能使脑部活动受到影响,最终会使人产生强烈的眩晕与困倦情况。此外,当服用者处于活动中时,其受伤、跌倒以及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也会增加。
某类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中有一类叫做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包括吗氯贝胺、雷沙吉兰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酪胺,一般情况下,酪胺是可以被身体分解的,这类抗抑郁药会抑制酪胺的分解,导致酪胺在体内积聚从而引起血压大幅升高。在服用此类药物后,再喝葡萄酒,就更危险了。葡萄酒内含有酪胺,酪胺一旦在体内积蓄过多,就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出现如头晕、恶心、腹泻、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脑出血。另外,一些高血压患者,在使用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利血平后,如果喝了酒,会出现血管舒张,低血压,休克等症状,严重者有致命危险。
用于治疗关节炎的药品
西乐葆、扶他林、萘普生等是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常用药,这些药物与酒一同服下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肝损伤、胃出血、胃溃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