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注意生活细节,日常管好糖尿病

发布时间:2025-01-09 阅读:64次 作者:李岳
单位及职务:香河县中医医院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其管理需要综合运用饮食、运动和药物等多种手段。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规律的运动锻炼以及规范的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掌握这些管理方法,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意义重大,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带来的负担。

   1.饮食管理:均衡营养是关键

   1.1控制总热量摄入

   糖尿病患者必须精确计算每日所需的热量。依据个人的身高、体重、年龄以及活动强度,对于轻体力劳动者而言,每日热量摄入应限制在每公斤体重25至30千卡之间。以体重60公斤的个体为例,每日热量摄入应控制在1500至1800千卡的范围内。合理地控制总热量摄入,可以预防能量过剩,避免血糖水平上升,这是糖尿病饮食管理的核心。

   1.2平衡膳食结构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和脂肪(占总热量的25%—30%)。优先选择低GI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糙米,这些食物消化吸收慢,有助于平稳血糖。蛋白质可选瘦肉、鱼类、豆制品和蛋类。脂肪方面,应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多摄入橄榄油、鱼油等不饱和脂肪。

   1.3合理安排餐次

   糖尿病患者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每天可安排5—6餐。少食多餐可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血糖急剧上升,同时也能防止因饥饿而过度进食。在三餐之间增加健康的加餐,如水果、坚果或酸奶,既能补充能量,又能维持血糖的稳定。

   2.运动锻炼:增强体质,调节血糖

   2.1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运动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耗多余热量,降低血糖。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进一步辅助控制血糖。患者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坚持规律锻炼。

   2.2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计划应个性化制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前需热身5—10分钟,如伸展和关节活动,预防损伤。运动强度以心率在(220-年龄)的60%—70%为宜。运动后放松5—10分钟,如慢走、深呼吸,帮助身体恢复。运动时间建议在餐后1—2小时,此时血糖较高,不易引发低血糖。

   2.3注意运动中的安全问题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需注意安全。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含糖食物,以备低血糖时补充。运动前检查血糖水平,血糖低于3.9mmol/L或高于16.7mmol/L应暂停运动。运动时穿舒适的运动鞋袜,避免足部受伤。运动后检查足部,及时处理伤口或红肿,防止感染。

   3.药物治疗:规范用药,定期监测

   3.1按医嘱规范用药

   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各有不同。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首选药物,可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患者需了解药物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反馈医生。胰岛素治疗者需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避免局部感染和脂肪萎缩等不良反应。

   3.2定期监测血糖

   患者需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监测频率。使用口服降糖药者每周监测2—4次,胰岛素治疗者每天需监测4—7次,包括空腹、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定期监测可及时发现血糖异常波动,便于调整治疗方案。若连续几天空腹血糖超标,应尽快就医,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

   3.3关注并发症的预防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除了控制血糖外,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至关重要。建议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肾功能检查、眼底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同时,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也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因为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结语  糖尿病的管理需要综合运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通过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平衡膳食结构以及科学安排餐次,可以有效稳定血糖水平;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并注意运动安全,有助于增强体质、调节血糖;按医嘱规范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和关注并发症的预防,则是确保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香河县中医医院 李岳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注意生活细节,日常管好糖尿病》,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