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个性化运动护理计划

发布时间:2025-01-09 阅读:57次 作者:陈艺萍
单位及职务:巫溪县人民医院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骨代谢功能也发生变化,使得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更加普遍。同时,老年人往往存在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如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饮过多含咖啡因的饮料等,这些因素都进一步增加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由于骨质疏松症对老年人身体的危害,因此,非常有必要为老年人骨质疏松采取个性化的运动护理,以此来减少其对身体的伤害。

一、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危害

1.身体疼痛: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出现腰背部疼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全身骨骼疼痛,如髋部、腕部、肩部等部位。疼痛会使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受限,如弯腰、转身、行走等动作都会引发疼痛,导致他们难以进行正常的家务劳动、购物、散步等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

2.容易骨折: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椎体、髋部、腕部和肩部等。骨质疏松会使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轻微的外力作用就可能导致骨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骨折后愈合较慢,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如长期卧床导致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3.脊柱变形: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椎体骨质逐渐流失,椎体受到压缩变形,导致身高逐渐变矮。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外在形象,还可能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使其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

二、个性化运动护理措施

1.评估:详细了解老年人的年龄、身高、体重、骨密度、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等。通过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来评估其骨质疏松程度和身体功能状况。询问老年人是否存在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以及是否有骨折史、关节疾病等。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生活习惯和运动偏好。

2.运动方案:①有氧运动:步行,选择平坦、安全的道路,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45分钟。速度可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适当调整,一般以舒适、轻松为宜。慢跑,对于身体状况较好且运动能力较强的老年人,可尝试慢跑。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注意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游泳,游泳是一种低冲击性的运动,对关节压力较小。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45分钟。②平衡训练:单脚站立,双脚并拢站立,缓慢抬起一只脚,保持平衡30—60秒。脚跟对脚尖行走,脚跟与脚尖相碰,沿直线行走,每次行走10—15步。行走过程中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③柔韧性训练:静态拉伸,包括手臂、腿部、肩部、腰部等部位的拉伸。每个部位拉伸15—30秒,重复2—3次。例如,站立位体前屈、坐位体侧拉伸等。动态拉伸,通过关节活动进行拉伸,如手臂旋转、腿部摆动等。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次活动范围逐渐增大。④力量训练:上肢力量训练,使用哑铃或弹力带进行简单的上肢运动,如手臂弯举、肩外展、肩前屈等。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组动作之间休息1—2分钟。每周进行3—5次。下肢力量训练,包括腿部深蹲、抬腿、小腿肌肉锻炼等。可利用椅子、墙壁等辅助进行腿部深蹲,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组动作之间休息1—2分钟。每周进行3—5次。核心肌群训练,通过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动作锻炼核心肌群。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组动作之间休息1—2分钟。每周进行3—5次。

三、注意事项

1.运动前准备: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散步、关节活动等,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肌肉温度,减少运动损伤风险。选择舒适、透气、轻便的运动服装和鞋子,确保运动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2.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适当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损伤。

   3.运动后放松:运动结束后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拉伸、按摩等,帮助身体恢复,减轻肌肉酸痛。

巫溪县人民医院 陈艺萍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个性化运动护理计划》,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