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往往是维持家庭运转的轴心,女性健康出问题,家庭的正常运转也会随之偏离。调查显示,我国妇女常见妇科病发病率为87.5%。建议广大女性重视自身健康,学习妇科疾病防治知识,真正做到关爱自己。
一、妇科常见问题
1.月经不调。表现:主要包括月经周期异常(提前或推后大于7天)、经量异常(月经总量大于80ml或月经总量小于20ml)、经期过长或过短(正常范围在3—7天)、颜色异常(正常是鲜红色,无血块)及相关伴随症状(如痛经、经前综合征等)。原因:基础内分泌激素失调、情绪异常、患有疾病。建议:保持作息规律,坚持健康饮食,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如服用中药、雌激素等)。
2.阴道炎。表现:分泌物的量、色、质、味异常以及外阴瘙痒。原因:细菌、真菌感染或卫生习惯不良。建议:保持外阴清洁,穿透气的棉质内裤,勿擅自冲洗阴道,避免过度清洁。
3.子宫平滑肌瘤。表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部包块、痛经。特点:良性肿瘤,多发于育龄期女性。建议:定期体检,少吃激素水平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豆制品、保健品、蜂蜜、蜂王浆等,绝经后,大部分子宫平滑肌瘤能自行萎缩,故围绝经期妇女可随访观察。对于临床症状明显、肌瘤直径≥5厘米者,必要时应手术治疗。
4.宫颈癌。表现:早期无明显症状,疾病发展过程中可出现阴道早期接触性出血(同房出血),后期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分泌物异常(如阴道排液为白色或血性,或呈水样、米泔样,有腥臭味)。晚期根据病灶累及范围,可出现不同继发症状,同时可伴有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建议:常见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应综合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更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预防建议接种HPV疫苗、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包括TCT和HPV检测)。
二、妇科问题健康自检与体检
1.日常观察。记录月经周期,关注月经的量、色、质及经期伴随症状;观察白带是否异常。
2.定期体检筛查。建议每年做1次妇科体检,包括子宫附件+乳腺彩超、HPV、TCT等。
3.高危人群进行宫颈癌筛查。无性生活史的女性,除特殊原因外,通常无需筛查。对于年龄在25—35岁的有性生活的女性,若TCT结果为阴性,建议每3年筛查1次;对于35—65岁的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进行TCT+HPV联合筛查,若两者均无异常,可每3年筛查1次;大于65岁者,既往规律筛查无异常,无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病史时,可停止筛查。
特别注意:有同房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分泌物异常、宫颈外观可疑不良病变的患者,均建议完善HPV+TCT筛查。当HPV或TCT筛查有异常时,应及时就医。
三、日常生活方式的调节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穿透气的棉质内裤,每日更换;经期勤换卫生巾,避免细菌滋生。
2.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坚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3.了解正确的避孕方式与性健康。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多个性伴侣;使用口服避孕类药物应遵医嘱;安装宫内节育器的女性,应定期复查彩超,评估环位,绝经半年到一年,应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
4.接种HPV疫苗。二价HPV疫苗针对高危型16、18;四价HPV疫苗针对低危型6、11和高危型16、18;九价HPV疫苗针对低危型6、11和高危型16、18、31、33、45、52、58。适用人群:9—45岁的女性均可接种,最佳年龄为9—14岁,初次性生活之前。温馨提示:接种疫苗后仍需定期筛查HPV和TCT。
四、妇科问答小课堂
1.问:白带量多是病吗?
答:如果是经期前后白带增多,无其他不适症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白带伴有异味、呈豆渣样或出现阴道瘙痒,可能提示有炎症,建议及时就医。
2.问:哪些方法可以缓解痛经?
答:可以喝红糖姜茶,予以穴位贴敷、服用中药、艾灸等中医治疗。必要时可遵医嘱用止痛药。
3.问:每年都需要做妇科体检吗?
答:是的,定期体检可以尽早发现潜在疾病,如乳腺癌、宫颈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