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肺”尽心思认识你——小儿肺炎

发布时间:2024-10-21 阅读:60次 作者:韦蒙芳
单位及职务: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尤其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冬春季节更为多见。它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小儿肺炎,本文将从其病因、症状、检查、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旨在帮助家长们做到心中有数,科学护理孩子。

   1.小儿肺炎概述

   小儿肺炎,简而言之,就是婴幼儿肺部发炎。这种炎症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也可由吸入异物如羊水、乳汁等导致。它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2.小儿肺炎的病因

   小儿肺炎的病因多样。

   细菌性肺炎:这是最常见的肺炎类型,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细菌引起。

   病毒性肺炎:由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等病毒引起。近年来,随着病毒的变异和传播,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真菌性肺炎:由白念珠菌、曲霉菌、卡氏肺囊虫等真菌引起。这类肺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感染,治疗难度较大。

   其他因素:如羊水、乳汁、油类吸入及过敏反应等,也可能引起小儿肺炎。

   3.小儿肺炎的症状

   小儿肺炎的症状因年龄、病原体及病情轻重而异,但常见症状如下。

   发热:患儿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咳嗽:初为刺激性干咳,后有痰液。

   呼吸异常:呼吸急促、费力,鼻翼扇动,口周、指甲发绀。

   肺部啰音:医生听诊时,可听到肺部湿啰音或中小水泡音。

   全身症状: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腹泻等。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呼吸加快、口吐白沫、喉中痰鸣等。

   4.小儿肺炎的检查

   为了确诊小儿肺炎,医生可能会进行以下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初步判断病原体。

   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时,C反应蛋白值会上升。

   病原学检查:通过痰、咽拭子等标本,进行细菌或病毒的分离鉴定。

   胸部X线:观察肺部有无炎症浸润、肺气肿、肺不张等。

   5.小儿肺炎的治疗

   小儿肺炎的治疗原则为改善通气功能,控制炎症,防止并发症。治疗方法如下。

   一般治疗: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室温适宜,供给易消化食物,促进痰液排出。

   药物治疗:根据病原体选用敏感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细菌性肺炎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病毒性肺炎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对症治疗:如有缺氧表现,给予吸氧;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使用雾化疗法。

   6.小儿肺炎的预防

   预防小儿肺炎,关键在于加强日常护理和增强免疫力。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

   增强体质: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提高孩子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

   减少接触感染: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按时接种疫苗:接种肺炎疫苗等,可有效预防特定病原体引起的小儿肺炎。

   7.家长须知

   面对小儿肺炎,家长们应保持冷静,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加强日常护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减少发病风险。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观察病情: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咳嗽、呼吸等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

   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保持环境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适宜,避免孩子受凉。

   饮食调理: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心理安抚: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结语  小儿肺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但只要家长们了解其病因、症状、检查、治疗及预防方法,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科学护理孩子。通过加强日常护理和增强免疫力,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小儿肺炎,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韦蒙芳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肺”尽心思认识你——小儿肺炎》,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