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医学上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迅速,病情危重,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闭塞,导致所支配区域的心肌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进而出现缺血缺氧过程,最终发生坏死。了解心肌梗塞的紧急处理方法,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1.心肌梗塞的症状识别
心肌梗塞的症状通常较为典型,患者可能会突然感到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性疼痛,这种疼痛持续时间长,通常超过半小时,且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濒死感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表现。心电图检查会出现典型的改变,如ST段抬高或压低等。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怀疑心肌梗塞的可能。
2.紧急处理方法
2.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发现患者怀疑心肌梗塞时,首要任务是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在拨打电话时,应清晰、准确地告知调度员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保持电话畅通,以便随时沟通患者的病情变化。
2.2让患者保持安静休息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让患者立即停止一切活动,找一个舒适、安静的地方平卧或半卧位休息。避免任何形式的运动或情绪激动,以减少心脏负担,缓解心肌的缺血缺氧状态。如果患者意识不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气道。
2.3舌下含服急救药物
如果患者有随身携带的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或按照药品说明书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能够增加心脏的血液供应,缓解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心肌梗塞患者都适合使用硝酸甘油,如患者有低血压、青光眼等禁忌证,应避免使用。
2.4给予吸氧
如果家中有吸氧装置,如氧气袋、氧气瓶等,可迅速给患者吸氧。吸氧能够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有助于改善心肌的缺氧状态。
2.5进行心肺复苏(如必要)
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段,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人工呼吸时,要确保气道通畅,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观察患者胸廓起伏。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告知急救人员。
3.送往医院后的治疗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会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在医院,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体征,进行体格检查,并完善心电图、肌钙蛋白和其他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溶栓治疗:对于发病时间较短(如4个小时之内)的心肌梗塞患者,如果无法进行急诊介入治疗,可以考虑溶栓治疗。溶栓治疗能够溶解堵塞冠状动脉的血栓,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介入治疗:目前比较主流的治疗方法是心血管介入治疗,即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支架植入术。通过介入手段将支架植入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内,以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药物治疗:患者入院后需要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同时,还会给予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等的药物。
4.心肌梗塞的预防
除了学会突发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外,预防同样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应注意以下几点。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定期体检:特别是中老年人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肌梗塞的重要诱因,应尽早戒除。
控制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