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及调理

发布时间:2024-10-17 阅读:72次 作者:杨启超
单位及职务:石家庄容康中医医院有限公司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会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疾病,一旦患有此病症就会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今天将从中医角度为大家介绍慢性肾脏病的健康科普知识,也希望能帮助到更多患者。

   一、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慢性肾脏病是由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或先天肾脏疾病所造成的肾脏病临床统称,且病程多在三个月以上。慢性肾脏疾病最为常见的症状有水肿、乏力、腰酸、面色无华,中医会将这一疾病纳入“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内,其认为这一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患者脾肾虚损、运化失常、水湿凝聚、内生湿热、气滞血瘀所引起。

   二、如何治疗慢性肾脏病

   一旦发生慢性肾脏病就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要关注生活中各项调理工作。

   中医在慢性肾脏病治疗时会结合患者的具体病症病因辨证施治,可将这一疾病分为如下症型。

   ①脾虚型。此类患者的主要症状有眼睑微肿、气短无力、餐后腹胀、面色苍白,观察其舌体胖且有齿痕,在治疗时一般中医会选择具有健脾和胃、除湿效果的药方。

   ②肾虚型。此类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面部或身体浮肿,尤其是腰以下部位浮肿情况明显,且在按压后凹陷不起;多数患者会同时伴随有腰疼、腿重;尿少;乏力的症状,可观察到其面色无华且舌厚,此类患者治疗时应选择具有补肾行水效果的药方。

   ③阳亢风动化火五痰型。此类患者没有明显水肿现象,但血压往往较高,因此患者生活中会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心烦、狂躁、手足颤动的症状,观察其舌质红、舌苔黄。治疗时中医一般会应用到具有熄风清火,化痰开窍效果的药方。

   ④阳虚阴逆型。慢性肾脏病发展到肾衰竭阶段时,患者时常有恶心呕吐、胸闷腹胀的症状,且观察其面色灰暗、舌质淡、苔白腻,此时治疗时应选择具有温阳降逆效果的药方。

   ⑤心脾两虚型。此类患者常见症状为气短、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烦躁,腰部有酸痛感,且易盗汗,水肿情况明显,患者日常不思饮食且有腹胀情形,观察其舌红少苔。此类药物患者应选择具有滋阴养血。健脾肾的药方。

   ⑥阴气耗竭、阳虚欲脱型。此类患者往往已经发展为尿毒症晚期,因此会出现呼吸微弱、出汗、手足厥冷的症状,且可观察到其面色苍白、舌质淡。治疗时应当选择具有益气敛阴、回阳固脱效果的药方。

   三、中医如何调理慢性肾脏病

   1.饮食调理

   慢性肾脏病患者宜吃褐色黑色食物,比如说紫菜、海参、黑豆、黑木耳,这些食物有着良好的养生效果。同时慢性肾脏病患者日常饮食方面坚持清淡原则,避免吃重口味的食物,尤其是含盐量较多的食品,会导致肾脏被损伤,不利于病情恢复。同时辛辣刺激、浓茶等食物会扰乱肝火,导致肾负担增加,因此应避免食用。

   2.情志调理

   中医认为人处于良好情绪状态下,自身免疫能力也将得到提升,而这对于病情恢复非常有利。因而慢性肾脏病患者一定要做好情志调理,可寄情于自然和山水之中,水往往能使人心平气和,而眺望遥远的大海又能使人处于思维开阔的状态。同时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水为其根本,因此靠近水源有利于肾脏滋补。此外,生活中一旦出现不顺心之事也可通过适当运动、外出散步等方式使心境变得流畅开朗,避免长期被琐事困扰。

   3.起居调理

   慢性肾脏病患者要关注个人生活起居,晚上就要早早进入梦乡,清晨破晓时起床,日月同辉;夏季时应避免随便开冷气、吃冷饮;冬天时确保室内温度适合。

   4.运动调理

   八段锦、五禽戏、气功、打坐等运动均适合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经常坚持锻炼运动,将显著提升患者个人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进而促进疾病的恢复。

   总之,中医在慢性肾脏病治疗、调理方面有重要价值,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也可尝试寻求正规中医院接受治疗,并要关注生活各项调理工作,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石家庄容康中医医院有限公司 杨启超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及调理》,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