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心脏骤停与急救: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4-10-17 阅读:65次 作者:关艳霞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

   在所有急症中,最凶险的莫过于心脏骤停。当心脏骤停发生时,生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时间的流逝变得格外沉重。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一旦停止跳动,血液循环随即中断,细胞组织因缺氧而逐渐死亡。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战中,每分钟都显得至关重要。

   1.心脏骤停的相关常识

   1.1 什么是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中断的一种紧急情况。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心脏的电生理功能紊乱,使心脏无法有效地收缩。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性别和种族的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1.2 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

   心脏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电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心脏骤停。

   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这些心律失常会使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导致心脏骤停。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等,电解质失衡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

   毒物或药物中毒:如洋地黄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外伤:如心脏挫伤、电击伤等,严重的外伤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

   1.3 心脏骤停的高危人群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

   遗传性心律失常家族史:家族中有心脏骤停病史的人群。

   2.抓住黄金四分钟

   2.1 心脏骤停的急救原则

   立即识别:发现患者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异常,应立即判断是否为心脏骤停。

   立即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寻求现场会急救的人员帮忙。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抓住黄金四分钟。

   2.2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环节,其主要目的是维持心脏的血液循环。按压时,救护者双手叠放,掌心贴于患者胸骨中下段,用力快速按压,按压深度约为5—6厘米,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钟。

   开放气道:在心脏骤停急救过程中,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至关重要。对于有呕吐物或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应立即清除口腔异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以确保气道畅通。

   人工呼吸:在心脏骤停的急救过程中,人工呼吸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急救措施。通过给予患者充分的氧气,有助于维持其生命体征。救护者需深吸一口气,然后对准患者口腔吹入,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以确保有效通气。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频率为8—10次/分钟。

   重复: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交替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来。

   2.3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一种用于心脏骤停的急救设备,它可以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指导施救者进行除颤。在公共场所,只需遵循以下步骤:打开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连接电极片,等待AED分析心律,若需除颤,确保现场无人接触患者,按下除颤按钮。

   3.预防心脏骤停,从生活做起

   3.1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高纤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适当运动: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心脏疾病风险。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作为有害健康的行为,对心脏这一重要器官的损害尤为显著。

   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减轻心理压力。

   3.2 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3.3 了解家族病史

   如果家族中有心脏骤停病史,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排查潜在风险。

   结语  心脏骤停无疑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严峻挑战,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尤为宝贵。在这场攸关生死的较量中,掌握专业的急救技能,增强急救意识,成为我们夺取生命胜利的关键所在。因此,从这一刻起,让我们更加关注心脏健康问题,重视并提升日常生活中对心脏疾病的防范意识,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河北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 关艳霞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心脏骤停与急救: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