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

发布时间:2024-10-24 阅读:65次 作者:李慧
单位及职务: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紧急且严重的疾病,迅速而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而有效地采取行动。首先,我们将概述急性心肌梗塞的基本概念及其紧急性,然后详细阐述关键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初步评估、紧急处理以及后续护理等方面。最后,我们将提供关于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塞和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心脏健康的实用建议。这一全面的探讨旨在提高公众对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护理的认识,以便在关键时刻采取正确的行动。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初步评估与紧急处理

   1.初步评估:在发现有人疑似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首先应立即评估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有胸痛、呼吸困难、出冷汗、恶心等典型症状,同时检查脉搏、血压和呼吸频率等关键指标。

   2.紧急处理:一旦确认患者可能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遵循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操作。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以减少心脏负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予患者氧气吸入,以缓解缺氧症状。同时,发现患者疑似患有急性心肌梗塞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请求专业医护人员前来救治。保持患者静卧: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让患者保持静卧状态,避免活动以减少心肌耗氧。同时,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和恐惧,有助于减轻病情。

   3.心肺复苏准备: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维持生命体征。

   二、急性心肌梗塞的后续护理措施

   1.转运与监护

   急救人员到达后,会将患者迅速转运至医院,并进行密切的心电监护和生命体征监测。在转运过程中,应确保患者保持平稳,避免剧烈震动或颠簸。

   (1)持续心电监护: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2)生命体征监测: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3)观察症状变化: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出冷汗等症状的复发或加重,及时报告医生。

   2.药物治疗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以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肌损伤。如果患者有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应立即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能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供血,缓解症状。但需注意,如果患者血压过低或存在其他禁忌证,则不宜使用。而阿司匹林能迅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但需注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过敏反应。

   3.介入治疗与手术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接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以恢复心肌的血流供应。了解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梗塞和症状可能需要不同的急救方法和治疗方案。因此,在发现有人疑似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应迅速而冷静地评估患者状况,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同时,及时就医和遵循医生的建议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三、预防与日常维护

   除了急救护理措施外,预防急性心肌梗塞和日常维护心脏健康同样重要。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等,可以降低患急性心肌梗塞的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也是维护心脏健康的关键。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从而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能够反映心脏的电活动情况,便于早期发现心脏问题。同时,还应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稳定。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 李慧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