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不同降糖药各有服用方法,你吃对了吗

发布时间:2025-01-02 阅读:466次 作者:孙舒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在糖尿病的漫长管理旅程中,降糖药物无疑是稳定血糖、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武器。然而,你是否真正了解手中那片小小药片的最佳服用时机与方式?不同的降糖药,其作用机制各异,服用方法也各有讲究。错误的服用方式不仅可能削弱药效,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风险。本文旨在深入剖析三类主流降糖药——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双胍类药物及α-糖苷酶抑制剂的正确服用之道,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为您揭开降糖药服用方法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精准用药,让每一分药效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您的健康护航,让糖尿病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一、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1.药物介绍

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是一类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的药物。常用的磺脲类药物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消渴丸)、格列吡嗪(优哒灵、美吡达、迪沙、瑞易宁)、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等。

2.服用方法

磺脲类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是进餐前的20~30分钟之内。这是因为磺脲类药物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的分泌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相匹配,才能达到最佳的降糖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服药后未按时进餐,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因此,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在服药后按时进餐。

3.注意事项

磺脲类药物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低血糖风险,患者需定期检查血糖和其他生理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磺脲类药物适用于尚存在大约30%以上的有功能的胰岛B细胞的患者。

长期服用磺脲类药物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若血糖控制不佳,应及时更换其他降糖药物。

二、双胍类药物

1.药物介绍

双胍类药物是一类通过减少肝糖原的输出、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降低血糖的药物。常用的双胍类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等。

2.服用方法

双胍类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是进餐中或进餐后立即服用。这是因为双胍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在进餐中或进餐后立即服用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3.注意事项

双胍类药物不会降低人的正常血糖,单独应用也不会使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

双胍类药物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它不仅能降低血糖,还有助于减轻体重。

长期服用双胍类药物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患者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三、α-糖苷酶抑制剂

1.药物介绍

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通过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上竞争性地抑制葡萄糖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和异麦芽糖酶的活性,延缓葡萄糖和果糖等的吸收来降低血糖的药物。常用的α-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伏格列波糖(倍欣)等。

2.服用方法

α-糖苷酶抑制剂的最佳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是在开始进餐吃第一口食物时嚼服。这是因为α-糖苷酶抑制剂需要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进入小肠才能发挥最佳的降糖效果。如果未进餐或未进食碳水化合物,则不宜服用该类药物。

3.注意事项

α-糖苷酶抑制剂口服后很少被吸收,它主要是在患者的胃肠道内被降解或直接随大便排出。

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后,患者常会出现腹胀、排气增多、腹痛和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服药数周后该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适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对于空腹血糖的控制效果有限。

   结语  正确的用药习惯是糖尿病管理成功的关键一环。每一种降糖药都承载着科学家们的智慧与患者的希望,而掌握其正确的服用方法,则是我们对自己健康负责的重要体现。记住,药物虽小,学问却大,每一次精准的服用都是对血糖稳定的一次有力支持。未来,愿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在专业指导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降糖之道,让生活因科学管理而更加甜蜜无忧。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孙舒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不同降糖药各有服用方法,你吃对了吗》,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