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科学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布时间:2025-01-02 阅读:539次 作者:苏会玲
单位及职务: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在女性健康的广阔领域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如同一道隐秘而复杂的谜题,悄然影响着无数女性的生活质量与生育梦想。这一疾病,以其多变的临床表现和深藏的发病机制,成为了医学研究与临床诊疗的焦点。本文将详细介绍内异症的相关知识。

   一、症状识别:捕捉内异症的蛛丝马迹

   内异症的症状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且不同病变位置会导致不同症状的出现。了解这些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内异症至关重要。

   痛经:痛经是内异症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内异症患者都可能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痛经。这种痛经通常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多在月经前1—2天开始,月经第一天最严重,随后逐渐缓解。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深部和腰骶部,有时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

   月经异常:部分内异症患者会出现月经不规律,如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等。这些症状可能与卵巢实质受累、无排卵、黄体功能不足有关。

   性交痛:约30%的内异症患者会出现性交痛,特别是深度性交痛。这种疼痛在月经来潮前更为明显,可能与异位病灶使生殖器官周围组织充血肿胀、纤维化粘连有关。

   不孕:内异症患者的不孕率高达40%。虽然不孕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可能与盆腔环境改变等因素有关。对于育龄期女性,如果排除了其他因素引起的不孕,应高度怀疑内异症的可能性。

   其他特殊症状:根据异位病灶种植的部位不同,内异症患者还可能出现大便改变(如便秘、腹泻、周期性便血)、尿频、尿痛、周期性瘢痕处疼痛等特殊症状。

   二、检查方法:科学诊断内异症的利器

   为了准确诊断内异症,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查手段。

   妇科检查:这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医生通过妇科双合诊检查来了解子宫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初步诊断是否存在疾病。

   B超检查:B超检查是诊断内异症的重要手段。通过B超检查,医生可以了解子宫和附件的情况,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病灶。特别是对于卵巢巧克力囊肿这种容易被超声发现的内异症病灶,B超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血清CA125水平检测:内异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清CA125轻度升高的情况。然而,血清CA125的特异性较低,仅可作为参考指标,不能用于确诊疾病。

   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它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子宫和附件是否有病变,并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发现早期微小的腹膜型内异症病灶,腹腔镜检查具有很大的优势。

   病理检查:通过手术或腹腔镜获取活组织标本,再进行病理组织检查,可以判断病变性质和类型。这是确诊内异症的最可靠方法。

   三、预防措施:减少内异症的发生风险

   虽然内异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减少其发生风险。

   适时生育:从未生育过的女性,生殖道发育容易异常,容易导致子宫内膜组织异常生长。因此,适时生育有助于降低内异症的发生风险。

   月经期避免同房:在同房时,当女性达到性高潮时,子宫会发生剧烈收缩,容易引发经血回流。这样,子宫内膜就可能种植在子宫外。因此,应避免在月经期同房。

   适当锻炼身体:在非月经期间应加强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功能,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

   减少医源性损伤:医源性损伤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如人工流产等。因此,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

   及时治疗盆腔炎症:盆腔炎症可能引发周围组织炎症,对子宫内膜造成影响。因此,一旦发现盆腔炎症,应及时就医治疗。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也有助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逐渐加重的痛经、月经异常、性交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结语  总之,通过症状识别、科学检查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早期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不仅有助于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还能减少不孕和手术的机会,保护女性的生殖器官和生育功能。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和诊断,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苏会玲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科学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