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超声介入穿刺——微创伤,大作为

发布时间:2025-01-02 阅读:448次 作者:刘冲
单位及职务: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超声一科

   在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微创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超声介入穿刺技术因其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在临床诊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项技术巧妙地将超声成像与介入性操作相结合,实现了在实时超声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置管引流、抽液注药、消融治疗等操作,极大地拓宽了临床医生的诊疗视野,同时也为患者带来了更为舒适和高效的治疗体验。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关于超声介入穿刺方法和应用范围等内容。

   一、超声介入穿刺方法

   超声介入穿刺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在实时超声的引导或监视下,通过穿刺针、导管等微创器械,精准地进入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或组织,进行各种诊断和治疗操作。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术前准备;超声介入穿刺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以及疾病的性质;还需要利用超声成像技术,明确肿块或占位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为后续的穿刺操作提供准确的引导。

   消毒与麻醉:在确定了穿刺点后,医生会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并铺设无菌巾,以减少感染的风险。随后,医生会使用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药物,对穿刺点及其周围组织进行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超声引导穿刺:在超声探头的实时监测下,医生会将穿刺针逐步地引导至目标位置,这一过程中,医生需要不断调整穿刺针的角度和深度,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地进入病灶内部。医生还需要密切关注超声图像的变化,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采集样本或治疗操作:当穿刺针成功进入病灶内部后,医生会根据具体的诊疗需求,进行采集样本(如组织活检)、抽液、置管引流、注药或消融治疗等操作,这些操作均需要在超声的实时监视下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术后处理:完成穿刺操作后,医生会对穿刺点进行再次消毒和敷料包扎,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医生还需要告知患者相关的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便患者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二、超声介入穿刺技术的运用范围

   穿刺活检:是超声介入穿刺技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通过穿刺活检,医生可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明确肿物的性质(如良性或恶性),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一技术适用于甲状腺、乳腺、肝脏、肾脏、前列腺、外周肺等多种脏器和组织的穿刺活检。

   置管引流:对于胸水、腹水、肾积水等体腔积液的患者,超声介入穿刺技术可以实现置管引流,帮助患者缓解积液带来的压迫症状;胆管扩张等疾病的插管引流治疗,能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囊肿治疗:囊肿、甲状腺囊肿等囊性病变是常见的良性疾病,通过超声介入穿刺技术,医生可以抽出囊液并注入硬化剂,使囊肿逐渐缩小甚至消失,这一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囊性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

   消融治疗:在超声的引导下,医生可以将消融针穿刺至病灶内部,利用高温、微波等能量对肿瘤细胞造成不可逆损伤或凝固性坏死,这一技术具有精准度高、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在肝脏肿瘤、肾脏肿瘤等疾病中比较常用。

   其他应用: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应用场景外,超声介入穿刺技术还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对于可疑恶性的甲状腺结节或颈部淋巴结,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NA)来明确病变的良恶性;对于胆道梗阻的患者,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来减轻黄疸症状;对于老年体弱或全身情况差的患者,超声介入穿刺技术还可以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超声介入穿刺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范围,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不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还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生的效率。然而,任何医疗技术都有其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在进行超声介入穿刺操作时,医生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同时,患者也需要充分了解这项技术的风险和收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明智的选择。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超声一科 刘冲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超声介入穿刺——微创伤,大作为》,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