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人们常常会出现膝盖痛、脚脖痛、手指痛、大脚趾痛等症状,在未发生明显创伤的情况下,出现这些症状很可能是痛风。而对于痛风,临床中常采用肌骨超声来进行诊断,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痛风?什么是肌骨超声?关于“痛风”,肌骨超声可以看到什么?
1.什么是痛风?
痛风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的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后沉积在关节内,继而造成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组织因炎性反应而出现疼痛的症状。痛风的发生常为夜间突然起病,可为一个关节疼痛,也可为多个关节疼痛。同时,关节表面皮肤可能会出现发亮、紧张、红紫等特征,关节处可伴有肿胀、皮温升高等征象。若是通风在首次发作后,未得到妥善处理,那么很容易出现间歇性复发,即隔几周或几个月不等时间段发作,而反复性的发作,极易造成病变关节畸形,最终导致关节的活动度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什么是肌骨超声?
肌骨超声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超声诊断技术,其可以利用线阵高频探头对患者的骨骼、肌肉等系统进行充分地扫查,通过了解肌肉、周围神经、肌腱、滑膜、韧带等各结构间的行 走关系及病变情况,如炎症、肿瘤、损伤等引起的结构异常,利用肌骨超声检查结果就可以 探测到,以此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3.肌骨超声的优势有哪些?
无明确的禁忌证,检查前无需做特殊准备,适合年龄范围广。
无射线损伤,安全无创,价格经济,受检者接受度。
操作简单,并能一次性检查多个关节,可减少患者频繁检测的几率。
能够通过多角度实时对病变关节完成检查,利于准确识别病情。
参与可视化的介入治疗,如穿刺引导、药物治疗、积液抽取等,同时可利于实时化的价值,评估治疗效果。
4.关于“痛风”,肌骨超声可以看到什么?
关于痛风,国际超声专家已达成共识,认为痛风石、骨侵蚀、双轨征及尿酸盐结晶沉积为病情发作时的四大超声征象,对于评判病情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风石:软组织或关节内出现高低不等的混合回声,周围可伴有小回声晕环绕,边缘可见液性暗区。同时通过肌骨超声观察强回声团状的数量、滑膜结节的厚度、回声是否伴声影等征象,区分痛风石为硬化还是软性,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骨侵蚀:在痛风发病的初期,即可采用肌骨超声察觉出病变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不规则的变薄,且周围出现强回声。同时发现病变部位的内部血流量增多,邻近骨皮质回声变得毛躁、缺损或连续性中断的特点,若是慢性痛风的患者,肌骨超声可发现病变部位的骨表面呈现出骨赘或虫蚀样缺损,因此,临床中可采用肌骨超声对骨侵蚀情况评估出病情的严重程度。
双轨征:通过高清影像图查看软骨表面是否出现一条与关节骨皮质平行的线样强回声,以此判断是否患痛风。通常情况下,当尿酸盐沉积并黏附在漂浮的滑膜上时,采用肌骨超声检查可清楚地听到关节腔内有漂浮的高亮回声;当尿酸盐长期堆积在韧带上时,超声诊断可显示出高回声团块、高回声点或高回声带。因而通过肌骨超声可诊断出痛风正在发生于哪一个时期。
尿酸盐结晶:尿酸盐可沉积在软骨的表面、滑膜等处,采用肌骨超声诊断时,可见细小点状的强回声,若回声点密集时,则被称为“暴风雪征”。
5.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每日饮水量至少在2000毫升以上,通常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增强尿酸的排泄量。
增强新鲜蔬菜的摄入量,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牛肉、动物内脏、贝类、金枪鱼、猪肉等,避免酒精、果糖饮料的摄入。
规律运动、作息与饮食,保持体重在合理的范围内。
停止应用导致尿酸量上升的药物。
结语 痛风引发的关节疼痛,对个人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疑似痛风患者可及时前往医院采用肌骨超声检查,通过确诊病情后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