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当中,意外与紧急状况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像心脏骤停、溺水、交通事故等等。急救照护在这些紧急情形里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据相关统计,每年由于心脏骤停而离世的人数众多。然而,早期辨别心脏骤停并展开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
一、常见急救场景下的护理技巧
1.心脑血管意外急救护理
脑卒中的紧急处理 脑卒中危害极大,需要迅速辨别。当患者呈现出面部不对称、手臂无力且下垂、言语含混不清等症状时,可能是脑卒中发作,应当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让患者保持仰卧的体位,不要垫枕头。将患者的脸转向一侧,以防呕吐物阻塞气道。倘若患者出现抽搐的情况,需要清理周边的危险物品,防止咬伤舌头。在救援的过程中,切勿给患者喂水、食物或者药物,以免堵塞呼吸道。
心梗的急救措施 在72小时内确保卧床休养,逐步增加活动的程度,提供低盐、低脂且容易消化的食物,72小时内进食流质食物,逐渐转变为半流质饮食,之后过渡到低脂的常规饮食;在排便时避免用力过度,必要的情况下给予通便的药物;多和患者交流,激励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治;严密观测生命体征,倘若有异常要及时处置;心肌梗死的患者应当食用容易消化、产气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适宜低盐清淡的饮食、低胆固醇、低脂肪,并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2.创伤事故急救护理
严重外伤的初步处理 在交通事故等创伤事件里,严重外伤的初步处置极为关键。针对出血的状况,可以运用压迫止血法、包扎止血法等方式来控制出血。压迫止血法指的是用洁净的纱布或者毛巾按压住伤口来止血。包扎止血法是利用绷带或者三角巾对伤口进行包扎,既能止血又能保护伤口。在止血、包扎的时候留意力度合适、防止过紧或者过松,并且要保护好伤口、避免受到污染。
脊柱损伤的注意事项 搬运脊柱损伤患者需要恰到好处的谨慎,首先明确损伤的部位并选取适宜的搬运方式。应当尽可能让伤员保持仰卧的姿势,检查脊柱损伤的部位并避免脊柱节段出现活动或者扭转。对于存在头颈部损伤的伤员,应当先固定头颈部和躯干,然后运用硬板或者硬质担架来搬运,防止脊柱过度伸展或者过度弯曲,可以用平移的办法将其搬运。对于腰背脊柱损伤的患者,3人用手和前臂分别置于胸背部,同时用力将患者平稳托举至木板上;对于颈腰椎同时损伤的患者,1人平稳托举牵引颌枕部,其他2—3人平稳托举躯体,要让颈椎与躯体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并将患者放置在硬板或者硬质担架上,在搬运和转送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伤员脱离硬板或者担架;禁止采用搂抱或者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式,因为这些方法会增加脊柱的弯曲程度,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对于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并同时沿着纵轴向上略微加以牵引,使头、躯干一起滚动,或者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缓慢搬移;严禁随意强行搬动头部,躺倒在板架上之后,用沙袋或者折好的衣物放置在颈两侧进行固定。
二、特殊情况的急救护理技巧
1.溺水的紧急救治
溺水的急救处理方法是清除杂物、空水、人工呼吸。需清除口腔、鼻腔等器官内部呕吐物、淤泥等杂物,确保呼吸道顺畅,同时让溺水者保持面部侧向下姿势,有助于排出喉部杂物。进行空水处理,将溺水者腹部放在一侧屈膝大腿上,同时让其头部、口腔保持向下放下,不断按压将口腔、腹部、肺部等存在的积水拍出来。进行人工呼吸,这种溺水急救处理的关键步骤,需长时间坚持直到溺水者呼吸恢复正常方能停止。
2.电击伤的处理方法
在出现电击伤之后要马上脱离电源,并且进行心肺复苏。脱离电源:快速切断电源或者用绝缘的物品将触电者和带电物分开;现场心肺复苏:倘若触电者心跳停止,应当进行心肺复苏,并且运用AED除颤;紧急医治。
结语 以上实用急救法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不一定能用到它们,但一定要学会。在关键时刻,这些方法可以挽救生命。我们可以通过参加正规的急救培训课程、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观看急救视频等方式,学习和掌握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