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男性高于女性。40—50岁群体结肠癌的发病率最高,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是该类疾病的易感群体。了解和掌握结肠癌的诱因、临床表现、预防、治疗和护理等,对于维护健康安全十分关键。
1.结肠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结肠癌的发病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包括: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低纤维素饮食、缺乏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日常要尽量保持营养充足和饮食均衡,尽量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粗粮和新鲜蔬菜、水果。有结肠慢性炎症、结肠息肉的患者,肠癌的发生率更高,这类疾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和改善疾病,注意加强护理管理。
临床上,结肠癌患者早期的时候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中晚期的时候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的情况。当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因此,日常要注意定期体检和加强健康监测,当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诊断和积极配合治疗疾病。
2.结肠癌的治疗和护理管理
结肠癌的治疗需根据疾病表现和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如果是早期癌内镜下可以根治的病变,可采取内镜微创治疗,中晚期癌则以手术为主,化疗和免疫治疗为辅,以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中药治疗和其他支持治疗,以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结肠癌患者的护理和保健也十分关键,日常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出现了便秘的情况,要尽早治疗和改善;如果患者出现了消瘦、骶骨部疼痛、会阴部硬块等情况的时候,需及时就诊,以防出现转移;手术后要预防感染,保持清洁和卫生,以及科学进行切口的换药处理;注意合理调节饮食,尽量做到少食多餐;保持良好心理等,以更好促进恢复。
综上所述,日常要加强结肠癌的预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结肠癌患者则需要积极配合科学治疗,以防病情恶化威胁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