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一类危险性和致死率比较高的疾病,如果脑出血量比较小且非关键部位出血,临床症状轻微的话,经过科学治疗和加强护理管理可以完全治愈;如果出血量比较大且是关键部位的出血,很大一部分患者在经过科学治疗后也会存在一些后遗症。因此,对于脑出血需要积极预防,一旦发现脑出血症状要及时科学治疗,更需要系统的护理管理。
1.加强疾病护理和用药管理
实时监测患者体征变化情况,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对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坚持规范用药,高血压患者要服用适合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水平正常,以免引起疾病加重;注意防控脑水肿,采用适合药物降低颅内压;禁止随意用药、自行停药、增减药物。
2.保持良好休息
脑出血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2—4周),其间要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亲戚探望;前2周卧床期间要每隔几小时小幅度地动一下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年长患者长期卧床要尽量给他们多翻身、拍背,帮助其咳痰,预防肺部感染;不能自行下床大小便,最好有家人的陪同,以防因下床活动再次引发脑出血情况;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卫生,以防发生褥疮、压疮;轻轻按摩患者头部,减轻头部胀痛、刺痛等症状;如果需要用到引流袋、夹放导尿管等,要定时更换,以防泌尿系统感染。
3.加强心理护理
防范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避免对患者心理和情绪上的刺激,情绪波动过大不利于患者恢复。
4.保持健康饮食
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同时,做到少食多餐、低脂和清淡饮食,科学调整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控制和调节血糖水平,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存在认知、吞咽等障碍的患者,要选择适合的喂养方式,一般提供易消化的流质食物。
5.加强康复训练
对于存在后遗症状的患者,引导其进行必要的吞咽功能训练、肢体锻炼、语言训练等。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后期还要从用药、生活、饮食、心理、康复训练等多方面入手,给予优质的护理管理,保证脑出血患者良好的预后效果,防止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