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分娩镇痛,让分娩更舒适

发布时间:2024-09-09 阅读:308次 作者:赵永红
单位及职务:康保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分娩往往伴随着难以忍受的剧痛,这让许多准妈妈们心生恐惧。不过随着医学的持续进步,分娩镇痛技术应运而生,为减轻产妇痛苦带来了希望。

   1.分娩疼痛产生的原因

   分娩疼痛主要源于子宫规律性收缩以及胎儿通过产道时对周围组织的挤压与牵拉。子宫收缩力是推动胎儿及其附属物(如胎盘、胎膜等)从子宫腔内逼出的力量,在分娩过程中,子宫会进行有节律且逐渐增强的收缩,这种强烈的收缩会引发子宫肌肉缺血缺氧,进而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信号。胎儿在通过狭窄的产道时,会对产道、盆底组织及会阴部等造成机械性扩张与压迫,导致组织损伤与局部神经受压,使得疼痛加剧并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疼痛性质,常被形容为剧烈的、痉挛性的疼痛,且疼痛部位涉及腹部、腰部、盆底甚至会阴部等多个区域。

   2.非药物镇痛方法

   2.1拉玛泽呼吸法

   这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来放松身心、减轻疼痛的分娩预备法。准妈妈在孕期经过专业指导后,在分娩不同阶段运用特定的呼吸模式,如在子宫收缩初期采用缓慢而有节奏的胸式呼吸,随着宫缩强度增加转为浅而快的呼吸,宫缩间歇期则进行深度的腹式呼吸来放松身体。通过专注于呼吸节奏的调整,能够有效转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增强自我控制感,同时还能促进子宫的血液循环,助力分娩更为顺利地推进。许多产妇在分娩时通过熟练运用拉玛泽呼吸法,成功缓解了紧张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疼痛带来的不适。

   2.2导乐陪伴分娩

   导乐是指有丰富经验、经过专业培训的助产人员或产妇陪伴者。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导乐会持续给予产妇心理、生理及情感上的全方位支持。她们会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帮助产妇采取舒适的体位,如站立位、跪位、侧卧位等交替变换,以缓解长时间固定体位带来的疲劳与疼痛;通过轻柔的按摩,如按摩产妇的腰部、腹部、骶部等部位,舒缓紧张的肌肉,减轻疼痛;运用言语鼓励、安慰产妇,分享分娩经验与进展信息,增强产妇的信心与安全感。

   3.药物镇痛方法

   3.1肌内注射镇痛药物

   肌内注射镇痛药物是分娩镇痛的一种方式,其中杜冷丁和安定较为常用。杜冷丁属于强效镇痛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分娩时的剧痛。而安定除了有镇静作用,可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也有助于缓解因紧张导致的疼痛加剧情况。不过,其用药时机的把握相当重要。若使用过早,会抑制子宫收缩,延长产程,对胎儿娩出不利;若过晚使用,则难以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无法充分发挥药物减轻产妇痛苦的作用。有的产妇在宫口尚未开全时过早注射杜冷丁,结果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胎儿心率出现异常变化。只有在合适的产程阶段,经专业医生准确评估后使用,才能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受。

   3.2硬膜外阻滞麻醉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在椎管内开展阻滞麻醉镇痛工作,凭借其出色的效果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当产妇宫口开到合适程度,通常是宫口开至2—3厘米左右且经产科医生评估符合条件后,麻醉师便会展开操作。他们会将一根微细导管精准地置入产妇背部腰椎硬脊膜外侧,之后在整个产程中持续滴注微量的止痛药物。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递,让产妇的疼痛感大幅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依然可以保持清醒,能够配合助产士在宫缩时合理用力,推动分娩进程。并且,只要操作规范、药物剂量控制精准,对胎儿的影响极小,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母婴的安全与健康,为产妇创造了相对舒适的分娩条件。

   结语  分娩疼痛是一个复杂且个体化的生理过程,但通过有效的镇痛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更舒适地度过分娩这一特殊时期。准妈妈们在孕期应充分了解各种分娩镇痛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情况,提前与医生、助产士进行沟通交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分娩镇痛计划,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时多一份安心与从容。

康保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赵永红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分娩镇痛,让分娩更舒适》,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9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