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冠心病患者常用降压药大盘点

发布时间:2024-09-09 阅读:237次 作者:徐瑞馨
单位及职务: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还能减轻冠心病的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目前,临床医学上针对于此种疾病大多数采取药物治疗,在选择降压药时,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药物过敏史等。同时,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血压、心率、肝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一、常用降压药的分类

   冠心病患者常用降压药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和ARB类降压药等。

   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长期应用可降低心肌再梗死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改善左室和血管重构及功能;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供,长期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外周血管病患者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ACEI和ARB类药物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心肌重构,逆转心室重构,减轻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率。

   二、常见降压药的作用及适合人群

   1.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

   (1)对心率的调节作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对冠心病患者具有重要的心率调节作用。当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处于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而β受体阻滞剂通过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能够有效地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排血量,达到降血压的目的。

   (2)长期应用的优势: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患者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它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长期使用可有效改善左室和血管的重构及功能,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死亡率。此外,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能发挥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通常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达到最大耐受剂量,同时应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2.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

   (1)扩张血管的效果: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效果。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细胞外的钙向细胞内的流动,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实现扩张血管的作用。这种扩张血管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降低血压,使外周阻力减小,心脏负荷减轻。对于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心脏的后负荷。另一方面,钙离子拮抗剂还可以扩张冠脉,增加心肌的血供。

   (2)适用病情:钙离子拮抗剂适用于多种情况的冠心病患者。对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降低收缩压,减少心脏负担。同时,对于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的患者,钙离子拮抗剂长期治疗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适合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降压药

   心肌重构的改善机制:ACEI和ARB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发挥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会导致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以及心肌细胞增生和纤维化,进而引起心肌重构。ACEI类药物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并抑制心肌细胞的增生和纤维化,改善心肌重构。ARB类药物则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产生与ACEI类似的作用。这两类药物对心脏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逆转心室重构,减轻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率。

   结语  联合用药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疗效,如β受体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联合可协同降压、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副作用;ACEI或ARB与钙通道阻滞剂联合可全面保护心血管、减少蛋白尿、适用范围广;β受体阻滞剂与ACEI或ARB联合可降低心肌耗氧量与改善心肌重构、协同降压、减少心律失常。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徐瑞馨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冠心病患者常用降压药大盘点》,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9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