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下肢疼痛,当心是腰椎病变找麻烦

发布时间:2023-10-23 阅读:455次 作者:黎桂英
单位及职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队医院外二科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和椎体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稳定性降低、神经受压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内涵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肌肉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该病变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椎体和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稳定性降低、神经受压等问题。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展过程中可能伴有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病理机制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是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主要因素,通常因为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降低、胶原纤维变性等引起。骨质增生则是腰椎为了增加稳定性而产生的自然反应,但过度的骨质增生会导致神经受压,引起疼痛等症状。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症状与表现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主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疼痛、行走困难等。腰痛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腰部僵硬、酸痛或刺痛。下肢疼痛主要是由于神经受压引起,表现为下肢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或肌肉无力。行走困难则主要是由于神经受压和肌肉无力引起,表现为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等。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与评估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与评估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病史询问是诊断的重要环节,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体格检查则包括腰椎稳定性检查、神经反射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平片、CT和MRI等,可以观察腰椎的形态、结构和神经受压情况。

    如何预防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  预防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主要通过加强腰部肌肉锻炼、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等措施来实现。腰部肌肉锻炼可以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延缓退行性病变的发展。正确的姿势则可以避免腰椎长时间受到不当应力,防止腰椎损伤。避免过度劳累是预防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重要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疼痛、延缓病情发展。

    预防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良好姿势。老年人应注意保持良好姿势,避免过度弯腰、久坐等行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使腰椎负荷增加,加剧腰椎退行性病变。正确的姿势应使腰椎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减轻腰椎负担。比如:站立时,可将一只脚放在前面的小凳上,使身体重心向前移动,以减轻腰椎的负担。

    2.避免过度负重。老年人应避免重压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腰椎退行性病变。在进行日常活动时,老年人应尽量使用适当的工具或设备来减轻负重,如使用购物车、行李推车等。此外,搬运物品时应注意弯腰幅度,避免腰部负担过重。

    3.合理安排锻炼。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防止摔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老年人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在锻炼过程中,老年人应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不要弯腰抬重物。

    4.保持适量补钙。老年人适当补钙有助于坚固骨骼,防止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发生。在日常饮食中,老年人应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腐、海带等。如有需要,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钙片。

    5.避免意外受伤。老年人应注意保护自己,避免遭受意外伤害,如摔倒、碰撞等。家中应采取适当的防滑措施,如铺设防滑地毯、增加扶手等。老年人外出时应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6.配合医生治疗。如出现腰椎不适等症状,老年人应及时就医。

    物理治疗  可以配合医生进行牵引、推拿、按摩、微波、远红外线等物理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松弛,缓解退行性腰椎病导致的疼痛等不适症状。

    药物治疗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止痛的药物,比如美洛昔康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通络祛痛膏、麝香壮骨膏等进行贴敷,能够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

    7.适当使用助行器。老年人可使用助行器帮助行走,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助行器,避免过度使用。助行器可以增加老年人的行走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摔倒的风险。但在使用助行器时,老年人应注意逐渐适应,避免一开始就过度依赖助行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队医院外二科  黎桂英)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队医院外二科 黎桂英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下肢疼痛,当心是腰椎病变找麻烦》,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3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