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急诊护理中,如何有效实施心肺复苏术

发布时间:2024-08-01 阅读:287次 作者:孙冠凝
单位及职务: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急诊科

    在急诊护理中,心肺复苏术(CPR)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它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快速准确判断

    当发现患者突然倒地、意识丧失时,应立即上前,通过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喊来判断其意识状态。观察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口鼻有无气息,时间不超过10秒,以确定患者是否呼吸停止。若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样呼吸,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呼叫他人帮忙并准备实施心肺复苏术。准确判断患者的脉搏也很关键。用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位置在喉结旁开两指处,感受动脉搏动。如果在10秒内无法明确感觉到脉搏,即可判断为心跳骤停,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快速准确的判断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正确的按压位置与手法

    实施心肺复苏时,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两乳头连线中点。施救者应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另一只手重叠在其上,双手手指交叉相扣,保持手指不接触患者胸壁。按压时,施救者上身前倾,两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每次按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能够充分充盈血液。

    正确的按压位置和手法能确保心脏得到有效的挤压,促进血液循环。如果按压位置不准确或手法不当,会导致肋骨骨折、内脏损伤等并发症,同时也会降低心肺复苏的效果。

    有效的人工呼吸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也是重要的环节。

    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仰头抬颌法打开气道,使患者头部后仰,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施救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双唇紧紧包住患者口唇,缓慢吹气,每次吹气时间持续1秒以上,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如果胸廓有起伏,说明人工呼吸有效。每次吹气后,松开患者鼻孔,让患者呼出气体,然后再进行下一次吹气。有效的人工呼吸能为患者提供氧气,维持身体的氧供。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吹气的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吹气或吹气不足。

    团队协作与配合

    在急诊护理中,心肺复苏往往需要团队协作。

    当发现患者需要心肺复苏时,应立即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前来帮忙。团队成员应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按压,有人负责人工呼吸,有人负责准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在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要密切配合,保持沟通。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交替过程中,要确保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意识、呼吸、脉搏等,及时调整抢救措施。团队协作与配合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救治。

    持续监测与评估

    在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口唇颜色、瞳孔大小等,判断患者的氧合情况和循环状态。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脉搏和呼吸,评估心肺复苏的效果。如果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患者出现了自主呼吸和心跳恢复的迹象,应立即停止心肺复苏,并进行进一步的生命支持和治疗。如果心肺复苏持续一段时间后,患者仍无生命体征恢复的迹象,也应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抢救措施或寻求其他救治方法。持续监测与评估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调整抢救方案提供依据,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结语 心肺复苏术是急诊护理中不可或缺的急救技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在关键时刻勇敢地实施,可能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急诊科 孙冠凝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急诊护理中,如何有效实施心肺复苏术》,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8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