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出现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可常年伴有咳嗽,患者的正常生活会因此受到影响。慢性支气管炎的本质是支气管的损伤、破坏甚至重构,是一个需要长期保养和治疗的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成因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都是由急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久不治愈而形成的。患者会不停地咳嗽、咳痰以及出现呼吸困难等多种症状,在不同时间段症状表现强度也会不一样。在早上起床之后,症状比较明显,有较为严重的咳嗽表现,但是在上午时间段,咳嗽相对不那么明显,而在晚上睡觉之前,阵咳明显或者咳嗽排痰频率高。患者在清晨咳嗽的时候,痰量会偏多,痰液会表现为浆状泡沫或者白色黏液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疾病急性发作期间,如果伴有细菌感染,痰液则会由白色黏液状转变成黏液脓性痰,而不停地咳痰及咳嗽也会加重疾病的发展,有些患者会因此出现喘息,同时伴随哮鸣音。
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原因有多种。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一个重要诱因。相对于不吸烟的人来说,长期吸烟的人更容易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并且在疾病发展期间,如果还在吸烟,则可能导致疾病的急性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出现的原因还和一些病毒感染及细菌感染有关系。此外,长期受到粉尘污染或者长期处于具有刺激性的烟雾或大气污染环境中,会显著增加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概率。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过敏因素也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比如花粉过敏、尘螨过敏等,这些过敏因素都容易增加这类群体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概率。
日常的调养和护理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日常的调养和护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做好疾病的防治结合。慢性支气管炎在治疗之后,还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可能,因此患者需要结合疾病发病的原因及机制,做好日常的防治工作,比如在疾病急性发作期,利用抗生素对感染进行预防与控制。对于经常会咳嗽、咳痰的患者,可以日常多采取半坐卧位的姿势休息,并针对性使用镇咳、祛痰的药物进行干预,以此改善症状。
控制危险因素。在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日常护理的过程中,需重视对疾病发展的危险因子进行控制。比如,细菌及病毒容易通过空气传播感染,在患者日常护理中就需要保持所处环境的空气清新,并且在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患者平时应避免直接吸入比较寒冷的空气,比如,冬天站在寒冷的室外或夏季站在空调出风口处等,就容易吸入寒冷的空气,严重刺激呼吸道,从而诱发或加重咳嗽症状。患者平时应注意预防感冒,因为感冒久治不愈,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一大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仅要戒烟,还要避免被动吸烟。患者还应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以免诱发慢性支气管炎。
饮食护理。做好科学的饮食护理,才能有利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疾病的稳定。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以清淡、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以及易消化为主,比如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一些瘦肉及新鲜的水果蔬菜,尽量避免吃油炸或烟熏的食物,一些容易导致体内产生气体的食物也尽可能不吃。变态反应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之一,而虾、蟹等又是常见的过敏原,所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谨慎食用这类食品。
适当的锻炼。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日常适当开展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同时也有利于患病的身体尽快康复。但是在锻炼中,要以轻缓的运动为主,通过适当的锻炼促进身体免疫力的提升。在锻炼中,要避免运动过于激烈,以免增加身体多个器官的负担。患者日常可以坚持打太极拳、练气功、游泳等,增强体质,增加耐寒能力。如果在冬天开展锻炼,要注意身体的保暖,因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低温环境比较敏感,一旦没注意保暖,就容易对呼吸道形成刺激,不利于疾病的稳定控制。
总结:虽然大多数人对慢性支气管炎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如今还有许多的患者及其家属在疾病治疗中,只重视治疗的有效性,却忽略了日常护理工作的开展,这样做不仅可能拉低疾病治疗的效果,还加大了疾病发作的概率。因此,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日常护理措施的开展也非常重要。(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 李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