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吃药吗?很多人在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很不屑地回答:“吃药有什么难的?不就拿水一送,一吞,就完事了吗?”事实上,吃药真有这么简单吗?其实,药物的服用方法跟药物副作用一样,同样需要关注。如果方式、时间不正确,与饮食的搭配不合理,不仅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还可能导致各种意想不到的危险。下面对患者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问题一:一日三次的药品只要吃够三次就可以了吗?需要注意服药间隔时间吗?
“一日三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血药浓度的稳定,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从而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浓度。“饭前服用”则是指此药需要空腹,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于吸收。如果你在吃饭前刚吃了一大堆零食,那此时的“饭前”就不等于“空腹”。“饭后服用”则是指餐后半小时服药,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同样,如果你在饭前刚吃进不少零食,也不必教条地非要等到饭后才服药。
需要在空腹时服用的常用药有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阿莫西林、红霉素、利福平、息斯敏、胃舒平、大部分中药或中成药等。
需要在饱腹时服用的常用药有青霉素V钾、阿司匹林、安定、复方新诺明、磺胺吡啶、环丙沙星、扑尔敏、助消化的胃蛋白酶等。
问题二:拿水一送一吞就可以?那是不是可以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患。所以,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药。
问题三:反正都是吃药,是不是吃多少都行?
很多人在药物剂量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虽然药物说明书上白纸黑字地写着一天几次,每次几片,可有些患者以为增加用药剂量就会增强药效,于是在深受疾病折磨时便给自己“下猛药”,本该吃一片的吃两片,本该吃两片的就吃三片。也有的患者会觉得“是药三分毒”,吃一点药减轻点症状就可以了,没必要让身体承受不必要的毒副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服用药物的有效剂量是根据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得出来的,是非常精确的。若患者随意增加剂量,可能会因服用过量中毒;若患者随意减少剂量,又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
问题四:是不是可以对着瓶口喝药?
对着瓶口喝药的情况多见于喝糖浆或合剂。这样喝药,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入药量,服用过少达不到药效,服用过量可能增加副作用。
问题五:同时吃多种药物,是不是吃下就行了?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意外怀孕的原因也许不是漏服避孕药,而是在服用避孕药的同时服用了抗结核药物或防止脑溢血的药物,导致避孕药失效;抑郁症的症状得不到控制不一定是药物疗效不好或个体差异,而是在服用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同时又服用了抗过敏药;导致治疗心脏病药物失效可能是因为服用了用来治疗咳嗽的甘草片;在补充甲状腺素的同时如果又补镁,那甲状腺素就白费了。
不得不承认,很少有医师在给患者开处方的时候,或药店在卖给顾客药物的时候,会询问对方正在服用哪些药物。所以,如果怀疑自己正在或即将服用的几种药物可能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要主动咨询医师或药师,切记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
问题六:拿多少水送服?越多越好?
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一般来说,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对于糖浆这种特殊制剂来说,特别是止咳糖浆,需要让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所以,建议喝完糖浆5分钟内不要喝水。
问题七:服药后可以马上运动吗?
和吃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其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最后,提醒大家,药品能治病也能导致疾病。用药无小事,理念决定疗效。安全用药需要谨遵医嘱或者咨询专业药师。(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覃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