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一经发布,其涉及的“无废城市”建设引来广泛关注。
1.什么是无废医院?
无废医院是指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引领,采取一系列可行措施,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尽最大可能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绿色发展的医疗卫生机构。无废医院涉及方面比较广,包括医院环境、污水处理、生活垃圾以及医废管理等。
2.“废”是指什么?
“废”的含义较广,是指生产和生活以及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已经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然没有丧失利用价值,但是已经被抛弃或者被放弃的固态、半固态、放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和物质,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范畴的物品和物质。例如医疗垃圾、排放废气、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生活垃圾等。
需要强调的是,“无废”并非说固废产生量要达到0,也不是说固废可以完全综合利用,而指的是基于城市管理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固废,降低固废的产生,有效解决历史堆存固废问题,实现良性循环。
3.无废医院需达到怎样的目标效果
简单来说,无废医院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医院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和无害化安全处置的目标。
4.如何建设无废医院?
(1)绿色办公。充分利用医院办公室的各种办公设备,对于那些用过的办公用品尽可能重复使用,减少浪费。比如节约用纸,倡导双面打印,减少纸张的消耗,最好执行无纸化办公模式;尽量少使用修正液、胶水等含苯的溶剂产品,可以选择回形针和订书钉等;尽可能不选择一次性用品;电池要及时回收,回收过程中注意不要挤压破损。
(2)节约用水用电。医院工作期间节约用水用电,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避免出现“白昼灯”的现象,白天尽量开窗勤通风,光线充足时尽量不要开灯,空调、电脑、打印机、风扇等用电设备长时间不使用或者下班的时候一定要关闭电源。同时,提倡自带水杯,按需饮水,减少浪费,
(3)规范医疗废物及医塑的分类收集和暂存,从源头抓管理。参考《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21年版)》,规范收集医疗废物并科学分类,制定标准的分类收集流程,完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避免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以及输液瓶袋等物品混合处理。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区分可回收物。需注意,传染病人或怀疑是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输液瓶袋需要按照感染性废物的标准予以处理。医疗废物比较多的门诊及急诊需要设置单独的分类收集点,传染病门诊需要设置单独的分类收集点。
(4)文明用餐。积极倡导文明用餐,主动践行“光盘行动”,按需点餐,理性消费,珍惜粮食,不要浪费。医院就餐过程中不要大声喧哗,在禁烟场所不吸烟,不随地吐痰。
(5)绿色出行。积极推行绿色出行方式,倡导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出行工具,积极开展“低碳出行”等活动。
(6)努力做好“无废医院”建设的宣传者。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大众树立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将无废医院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植入心中,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融入生活和工作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单位的服务窗口、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宣传无废医院建设的标准,强调无废医院建设的要求和意义,重点阐述无废医院建设的做法,促使人人都是无废医院的建设者。
2024年2月24日,上海正式启动“无废医院”建设工作,如今,无废医院在全国各地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得到广泛推广,成为医院建设的重点。无废医院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医疗的重要方向,倡导大众积极参与到无废医院的创建过程中去,积极践行无废生活,从实际情况出发,从自我出发,将绿色生活变成习惯,推动无废医院的建设,开启医院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