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控糖也要防低血糖,出门随身带糖果

发布时间:2023-09-07 阅读:711次 作者:韦福颜
单位及职务:广西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

    生活中,部分糖尿病人有过低血糖的经历。一旦发生低血糖,会影响血糖的控制效果,对糖尿病患者日常用药也会带来烦恼。不少患者认为降血糖,要越低越好,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观点。大家都知道高血糖的危害,事实上,低血糖也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糖尿病人日常要加强对低血糖的预防。为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下面为大家简单讲解几个科学的预防方法。

    科学使用降糖药  分析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降糖药使用剂量过大导致的。生活中,有些患者用药时为了快速实现降糖效果,自己会随意增加药物剂量,从而使血糖下降程度过低,引发低血糖。需要提醒的是,降糖药的具体使用剂量一定要按医嘱严格遵守,根据药物规定明确实际用药剂量,不要有盲目增加药物剂量的行为,这样既能预防发生低血糖,还能预防低血糖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来说,患者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等方式,都要结合自身病情的实际情况,根据医嘱科学调整用药剂量。如果患者自身合并严重的肝肾疾病、心脏病时,对胰岛素用药也要有严格的要求,此时应根据胰岛素药物特点,选择合适注射技巧,注意不要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要定期更换注射部位,才能预防发生皮下硬结,从而使胰岛素药物更能顺利吸收。

    值得一提的是,注射胰岛素药物时,也要预防药物注射过量而诱发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只有定时定量用药,同时定期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并记录,及时发现血糖水平的异常变化,才能有利于降糖药物剂量的科学调整。患者可以定期回院复查,遵医嘱准确用药,从而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坚持运动但不过度运动  运动可以配合药物治疗,起到控制血糖水平的作用。可是,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快速控制血糖水平,可能出现过度运动的行为。殊不知,一旦过量运动,机体能量势必消耗过度,而此时未能及时补充能量,就可能消耗体内葡萄糖,从而引发低血糖。可见,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科学运动,针对自身身体素质、疾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在锻炼初期,应经常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运动前、运动后分别检测,找出血糖变化规律。如果血糖过低,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随后继续运动。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处于空腹状态,一定不要有运动行为,运动前一定要进食,补充能量,控制适宜的运动量,才能确保运动安全。一般来说,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晚饭后运动,每个星期有5天进行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持续半小时,并且运动时随身带上3—4块饼干或者糖块,以便因低血糖引起不适时及时食用。

    及时补充能量  有些糖尿病患者日常发现有轻微低血糖时,不能及时补充能量,从而使得低血糖病情加重,最终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建议糖尿病患者日常随身携带高糖食物,一旦发现有低血糖症状,要及时补充能量。一般来说,在进食高糖食物后,可以快速升糖,预防低血糖情况进一步加重。如果患者日常无法按时进餐,可提前进食适量水果、饼干等食物,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在外出游玩、活动或工作时,也应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物,一旦发现有低血糖征兆,要及时进食。若长时间外出,还要携带血糖仪,加强对自身血糖水平变化的监测,才能做到及时用药和进食,预防血糖发生异常波动。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糖尿病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进食方面,应注意定时定量,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供应,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吸烟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患者应及早戒烟。此外,糖尿病患者喝酒后容易能量超标,血糖在短期下降后就会再次升高,而高高低低的血糖波动是控糖的大忌,因此能不喝酒就不喝酒。

    总结:通过以上描述,糖尿病患者对如何有效预防低血糖应该有了基本的了解。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一定不能急于一时,要像下楼梯一样一层一层地下,循序渐进,否则极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此外,平时还应该加强对饮食、运动、用药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科学管理,才能预防严重低血糖的发生。(广西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  韦福颜)

广西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 韦福颜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控糖也要防低血糖,出门随身带糖果》,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3年09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