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呈增高趋势。约1/3患者首次就诊就已发现肾功能严重受损。防治慢性肾病,建议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病,有肾病家族史、急性肾损伤等的患者,应早期筛查、定期体检,以便及时诊治。
数据显示,接近1/3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引起慢性肾病,透析患者中几乎90%都患有高血压;我国有超过1亿糖尿病患者,其中1/3存在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糖尿病肾病正在成为我国新发生的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发达地区新增加的透析患者中,有1/3是由糖尿病引起。
建议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警惕肾脏损害症状:排尿异常(如夜尿次数增多)或尿液性状改变(如尿色变红,尿中泡沫增多)、水肿(脚踝部水肿或晨起眼睑水肿)、食欲不振、皮肤瘙痒、睡眠困难等症状。
糖尿病、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发生慢性肾病的主因。如果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患者可能在发病后5—10年就会患上高血压肾病;如果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5年以上就会发生糖尿病肾病。为了您的肾,建议遵医嘱平稳控制血压和血糖。此外,患高血压10年以上者,应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B超检查。如果想进一步知道肾脏处于什么状态,可抽血查看肌酐、尿素氮、尿酸胱抑素等指标水平是否正常。建议糖友每半年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如果出现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要高度重视,到肾脏专科检查。未发现蛋白尿或肾功能损害,一般建议一年筛查一次;若出现蛋白尿,建议半年筛查一次。
慢性肾脏病患者也应关注自身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透室护士长 吴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