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居家康护指导

发布时间:2024-06-17 阅读:278次 作者:屈世春
单位及职务:菏泽市中医医院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年轻人因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加入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行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而言,除了及时就医,居家护理与康复也同样重要。

   1.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

   外力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部分人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不正确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此外,腰部受伤、剧烈运动、坠落、交通事故等外力作用也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特别是当椎间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而后纵韧带在腰5、骶1平面时宽度显著减少时,对纤维环的加强作用会明显减弱,增加突出的风险。

   遗传因素:有色人种发病率较低,例如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等。此外,统计数字表明,腰椎间盘突出在家族中的发病率较高,表明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

   慢性缺乏运动:持续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腰椎周围肌肉无法得到充分锻炼和营养供应,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

   生活习惯: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等,容易造成腰椎间盘压力过大,使其退变和受损。

   2.居家日常注意事项

   保持正确坐姿:长时间坐姿时,应保持腰部挺直,避免扭曲。可在腰部放一个垫子,提供支撑。每小时至少起身活动5—10分钟,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选择合适的床铺:床铺不宜过软或过硬,以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线。过软的床铺会使腰椎过度弯曲,增加腰椎压力。

   合理安排家务劳动:尽量减少弯腰、扭腰和提重物的活动。可借助清洁工具或改变工作方式,减少腰部负担。

   保持适当的体重:肥胖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因此维持适当的体重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尤为重要。

   3.运动与锻炼

   核心肌群锻炼:强化核心肌群(如腹肌、背肌)能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简单的锻炼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伸展运动:每日进行轻度的伸展运动,如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

   避免剧烈运动:如举重、跑步等高强度运动可能会加重病情,应尽量避免或咨询医生后再做决定。

   4.物理疗法与按摩

   热敷与冷敷:适当的热敷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而冷敷则可以减轻急性疼痛和肿胀。

   按摩:轻柔的按摩有助于放松紧张的肌肉,但应避免过度用力或使用过大的压力按摩。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牵引: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牵引,可以帮助拉开椎骨间隙,减轻腰椎压力。

   5.饮食与营养

   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重要营养素,建议多吃鱼、肉、蛋、豆类等食物。

   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维生素C、E和B群等对缓解肌肉疼痛和促进神经修复有益。绿叶蔬菜、水果、坚果和全谷类食物是良好的来源。同时,钙和镁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

   饮食禁忌:尽量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及烟草和酒精的摄入,这些可能加剧疼痛和炎症。

   保持充足的水分: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和身体功能。每天至少喝8杯水。

   6.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情绪调节: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腰痛带来的困扰。

   冥想与放松训练:进行冥想或使用放松训练方法,如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疼痛。

   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心理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

   7.疼痛管理

   学会应对疼痛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技巧或疼痛药物治疗等。遵医嘱服用止痛药,不擅自停药或改变剂量。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复查。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尝试自然缓解疼痛的方法,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8.观察与定期复查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腰部疼痛加剧、下肢麻木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回诊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如有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药物剂量。

   记录病情变化:建议记录病情变化、疼痛程度、药物使用等情况,以便回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信息。

   此外,还要避免可能导致复发的因素。

   结语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居家指导是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过程,患者在遵循这些指导原则的同时,应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治疗,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菏泽市中医医院 屈世春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居家康护指导》,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6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