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影响气道和肺部,导致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在我国,慢阻肺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然而,相较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慢阻肺的知晓率却相当低。那么,这个被称为“沉默杀手”的疾病究竟有何特点?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
一、认识慢阻肺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该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目前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病因是长期吸烟,此外长期吸入职业性粉尘和化学气体,也会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风险。另外,遗传基因、年龄和性别、肺生长发育、社会经济状况、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感染等同样也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或恶化的因素。
二、慢阻肺的“沉默”特点
症状隐匿:在疾病初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咳嗽、咳痰。咳嗽症状出现缓慢,迁延多年,以晨起和夜间阵咳为著。痰液常为白色黏液浆液性,常于早晨起床时阵咳,咳出较多黏液浆液样痰后症状缓解;呼吸困难早期仅在劳力时出现,之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但这些症状早期常常被忽视或低估,认为是由于衰老和缺乏锻炼所致。
病情进展缓慢:慢阻肺的病程较长,症状逐渐加重,但变化过程较为缓慢,容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
肺功能损害不可逆:一旦气流受限加重,肺功能也会受到严重损害。这些变化一旦产生便无法恢复到正常。
三、怎样判断自己可能罹患有COPD
COPD的发病初期患者常无明显不适,许多患者常常等到呼吸困难严重时才求医,而这时病情已经进展到中度以上,采用以下患者自测题有助于早期发现。
你经常每天咳嗽数次?
你经常有痰?
你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
你的年纪是否超过40岁?
你现在是否吸烟,或者你曾经吸烟?
如果有三个以上问题回答“是”,应向医生咨询,并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诊断COPD,并得到早期治疗。
四、慢阻肺的预防和应对
1.戒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原因。戒烟能有效降低慢阻肺的发病率,同时也能减轻病情。
2.减少有害气体或颗粒的暴露:长期接触污染气体、粉尘等有害因素的人群,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烧柴做饭、在室内生炉火取暖、被动吸烟等。
4.防治呼吸道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秋冬季节注射流感疫苗;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治疗。
5.定期体检:对于高风险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慢性咳嗽咳痰者等,建议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一旦确诊为慢阻肺,应积极进行治疗,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6.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楼梯、爬山、打太极拳、跳舞、双手举几斤重的东西并在上举时呼气等。
7.呼吸功能锻炼,COPD患者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只有保持良好的肺功能才能使患者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呼吸功能锻炼非常重要。患者可通过做呼吸瑜伽、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锻炼(可借助于肺得康)、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进行肺功能锻炼。
8.耐寒能力锻炼:耐寒能力的降低可以导致COPD患者出现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因此耐寒能力对于COPD患者同样显得很重要。患者可采取从夏天开始用冷水洗脸,每天坚持户外活动等方式锻炼耐寒能力。
结语 慢阻肺,这个隐藏在体内的沉默杀手,正逐渐成为威胁我国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早期预防和干预,是降低慢阻肺发病率、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呼吸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