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深入认识脑卒中介入治疗

发布时间:2024-06-03 阅读:610次 作者:李月娟
单位及职务: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脑卒中的介入治疗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下面将详细介绍脑卒中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介绍最新的防治脑卒中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闭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而引起的急性脑功能障碍。脑卒中是造成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根据病因不同,脑卒中可以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

   2.脑卒中的介入治疗

   脑卒中的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性手术的方法,直接干预脑血管病变,恢复或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从而减少脑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目前,常见的脑卒中介入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血管成形术、血管支架植入术等。

   (1)溶栓治疗:溶栓治疗作为脑卒中的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患者的脑血流,从而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溶栓治疗通常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使用,特别是在发病后数小时内,能够有效地恢复脑血流,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血管成形术:是一种通过介入手术对脑血管进行扩张和重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脑血管的狭窄和闭塞情况。血管成形术适用于一些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狭窄、脑动脉瘤等,通过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部位植入支架或球囊等器械,扩张血管,恢复脑血流,减轻脑组织的缺血损伤,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3)血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通过在脑血管内植入支架来维持血管通畅的介入治疗方法。血管支架植入术主要适用于脑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后的出血等疾病,通过植入支架来加固血管壁,防止再次出血,避免血栓形成,保持脑血管的通畅,减少脑卒中的发作和复发。

   3.脑卒中的危害

   (1)脑卒中对个体危害较大。脑卒中常常突然发作,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眩晕、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意识丧失。脑卒中发作后,脑部受损严重,患者可能出现瘫痪、失语、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甚至永久残疾,给患者本人和家人带来沉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2)脑卒中对家庭和社会也造成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康复治疗,家庭成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照顾患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同时,脑卒中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给社会造成生产力的损失。另外,脑卒中的高发病率也给医疗系统带来压力,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资金用于治疗和康复。

   (3)脑卒中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难度。另外,部分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预防脑卒中、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4.脑卒中如何预防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均衡饮食非常重要,建议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乳制品和健康蛋白质,减少摄入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其次,限制饮酒、戒烟也很重要,因为酗酒和吸烟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保持适当的体重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因素,肥胖会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2)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这些慢性病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及时发现并控制这些疾病对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定期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3)减少压力、控制情绪:长期较大压力和焦虑会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因此要学会有效地减压和调节情绪,可以通过健身、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保持心情愉快。

   总之,通过深入了解脑卒中的介入治疗和最新的防治方法,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减少脑卒中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提高生活质量。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月娟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深入认识脑卒中介入治疗》,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6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