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在很多国家都是高发病率、死亡率的疾病,男性、女性肺癌发病率分别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二位,死亡率均居首位。此外,肺癌的来临总是“不声不响”,本以为只是小小的肺炎或感染,没想到一检查就是肺癌中晚期,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因此,日常生活中要高度警惕该疾病,对身体出现的某些症状表现要提高警惕。
1.什么是肺癌,有哪些危险因素?
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可向四周或全身扩散,被称为恶性肿瘤中的“头号杀手”。肺癌的危险因素多,再加上日常生活中身体出现的一些细小变化不注意,导致一经检查就是中晚期。例如,肺癌有基因突变遗传的可能,有家族史的群体是肺癌的高危群体。人体在免疫机能降低、内分泌失调、代谢异常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各种危险因素的侵扰,患上各种疾病。
吸烟是引起肺部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70%—80%的肺癌都是长期、大量吸烟导致的,且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肺癌及死亡率也更高(10倍以上),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烟瘾越大、烟龄越长、日吸烟数越多,患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包括吸二手烟。
长期接触环境致癌物、大气污染也是引起肺部疾病的主要因素,从事石棉、砷、铬、镍、煤焦油及放射性元素相关工作的群体是肺癌的高危群体。
2.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表现的时候,要警惕肺癌!
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肺癌也是有治愈可能的。通常而言,早期肺癌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后,有一定几率可以治好。如果发展到二期、三期,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也是可以有效控制和逆转的,延长患者寿命,甚至转为长期生存的病人。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筛查疾病,有条件的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表现,要高度警惕,确保做到早筛查、早发现和早治疗。
发热、长期咳嗽、咳血:肺癌早起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症状,如咳嗽(刺激性干咳)、低热(服用退烧药后无法缓解)等,随着咳嗽时间的延长及病情的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咳血的情况。
声音嘶哑、胸闷气短:这也是肺癌患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晨起的时候,这可能预示着肺原发肿瘤已经侵犯临近结构,甚至是肺癌中后期。
肩、背、胸、臂疼痛:肺肿瘤刺激胸膜的情况下,会引起患者胸痛、肩痛,尤其是咳嗽、气短的时候,痛感会更加强烈。
面颈部、双上肢水肿:当病灶压迫到上腔静脉的时候,可能会引起上肢、面颈部水肿,在得到足够的休息之后,这种情况也得不到缓解。
其他情况:当病灶转移到的患者大脑部位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头痛(持续性)、视朦、意识模糊、癫痫等情况;当出现肝脏转移情况的时候,会引发黄疸;当出现远处转移或全身转移情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乏力、不明原因消瘦、食欲下降的情况。
3.科学预防肺癌,我们应该这么做!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肺癌,强化健康安全意识。
定期检查。肺癌高危群体要定期体检,建议年龄超过40岁、吸烟史超过20年或每天吸烟大于20支、特殊环境作业、肺癌家族史等高危群体每年至少体检1次;当身体出现上述症状表现的时候,也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可以做X线胸片检查、肺部CT检查等。
远离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最好做到不吸烟(包括二手烟)、少喝酒;从事特殊职业的群体要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如正确佩戴口罩等;做饭的时候正确使用油烟机等设备,减少厨房油烟等,远离各种可能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
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日常要注意调节情绪和压力,避免各种负面情绪的侵扰。
提高免疫力。日常要坚持适度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睡眠和充足休息,保持营养充足和健康均衡,促进免疫力不断提高。
结语 肺癌大多是“拖”出来的,肺癌对身体健康的威胁大,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积极预防、定期筛查,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和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