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十分常见,这便是糖尿病,这种疾病最重要特征便是患者的血糖水平呈长期升高状态,这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其他机制发生障碍所导致的。糖尿病不但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同时还可能会引发一些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以控制病情发展。本篇文章当中我们将会为读者详细列举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护理问题,希望能为读者们提供帮助。
1.合理饮食管理
首先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当中,最为重要且基础的一个环节便是饮食管理。良好的饮食管理不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同时还可以减少并发症产生的概率。
(1)碳水化合物控制
由于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当中应该尽可能选择一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而如白米、白面、糖果等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则需要尽可能地避开。
主食的分配应定时定量,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安排,可按每天3餐1/5,2/5,2/5或各1/3分配。
(2)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长期进行高脂肪的饮食十分容易引发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尽可能的减少一些如猪肉,黄油,红肉等富含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而对于一些如鱼肉,坚果等拥有着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则可以适量摄入。
(3)定时定量
能够避免血糖大幅波动的。一种方法便是在日常饮食中坚持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4)其他注意事项
着重忌食油炸、油煎食物,日常炒菜宜用植物油。同时也需要戒烟限酒,食盐的摄入控制在<6g/天,并需要限制各种甜食,每周定期测量体重1次。
2.科学运动管理
(1)有氧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步行,跑步,骑行等等,这些运动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左右,运动中需注意补充水分。但是在运动之前也需要先咨询医护人员,确保自己的身体状态适合进行各类运动。
(2)日常活动增加
一些日常活动如爬楼梯、种花等,也能够为我们的身体带来更多的能量消耗。
(3)运动禁忌症
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则需要立即停止运动:空腹血糖>16.7mmol/L、反复低血糖或血糖波动大、发生DKA等急性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增生型视网膜病变、严重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待病情控制稳定后方可逐步恢复运动。
3.药物治疗
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无法靠单纯的饮食或运动管理来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在这种时候便需要遵循医嘱,借助各种药物来进行治疗。
(1)口服降糖药: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例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按时服用。
(2)胰岛素注射:一些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每天进行胰岛素的注射,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注射方法主要有皮下注射和佩戴胰岛素泵。
(3)药物事项:在用药期间,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绝对不可以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者是增加药物种类。如果使用药物之后出现了任何不良反应,那么则需要立刻停止用药,并前往医院就医。未开封使用的胰岛素制剂放于冰箱2—8℃冷藏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保存至室温(不超过25—30℃)即可,无须放入冰箱,但应避免过冷、过热、太阳直晒、剧烈晃动等,否则可因蛋白质凝固变性而失效。
4.自我监测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自我血糖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监测患者能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血糖水平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法。
(1)血糖仪使用:首先患者需要学会使用血糖仪,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血糖仪和试纸处于清洁状态,这样才能够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测量频率:患者需要根据医嘱来确定日常的测量频率,通常需要在空腹、餐前、餐后两小时,三个时间节点进行测量。
(3)记录和分析:患者每一次测量结束之后,需要将本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册。并在定期复查的过程当中将测量数据共享给主治医生,以方便调整后续的治疗方案。
5.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足部护理:由于足部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当中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所以患者需要每日检查自己的足部是否出现异常,并且尽可能的保持足部清洁且干燥。在鞋袜的选择方面一定要避免紧窄鞋袜,同时也需要定期的修剪指甲。
(2)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干燥,需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过度洗浴和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
结语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适量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血糖和日常生活护理,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持续与医生沟通,共同制定和调整治疗计划,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可以过上健康、充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