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中西医结合治慢性胃炎疗效更好

发布时间:2024-05-02 阅读:360次 作者:袁国利
单位及职务:滦平县滦平镇中心卫生院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长期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导致炎症反应持续存在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感、恶心、呕吐等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旨在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达到缓解症状、改善胃黏膜状态、减少复发的效果。

   1.西医治疗慢性胃炎

   西医治疗慢性胃炎主要侧重于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病因治疗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避免使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等。对症治疗则包括使用抗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来减少胃酸分泌,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铋剂、硫糖铝)来保护胃黏膜,以及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来改善胃肠蠕动。

   2.中医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与脾胃虚弱、肝气郁结、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例如,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使用健脾和胃的中药,如四君子汤加减;对于肝气郁结的患者,可以使用疏肝理气的中药,如柴胡疏肝散加减;对于湿热内蕴的患者,可以使用清热利湿的中药,如黄连解毒汤加减。

   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

   3.1 西医诊断明确病因,中医辨证施治

   在西医的框架下,慢性胃炎的诊断通常依赖于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现代医学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准确地识别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一旦病因明确,西医会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抗生素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与此同时,中医则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舌脉等表现,判断疾病的证型,如脾胃虚弱、肝胃不和、湿热内蕴等,并据此开具中药方剂。例如,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中医可能会使用健脾益气的中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等,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中西医结合,既能够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又能够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2 西医药物控制症状,中医调理体质

   西医药物在控制慢性胃炎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修复受损的胃黏膜。这些药物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饱胀感等症状。然而,长期使用西药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药物依赖性、胃酸分泌功能紊乱等。中医则强调调理体质,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例如,中医可能会使用柴胡、白芍、甘草等药物来疏肝解郁,缓解因情绪压力导致的胃部不适。中西医结合,既能够快速控制症状,又能够从根本上调理体质,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中西医结合预防复发

   慢性胃炎的治疗不仅仅是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的复发。西医通常会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监测幽门螺杆菌是否复发,以及胃黏膜的恢复情况。中医则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持续的中药调理,增强脾胃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例如,中医可能会建议患者避免生冷、油腻食物,保持情绪稳定,同时继续服用健脾和胃的中药,以巩固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既能够通过西医的定期复查及时发现问题,又能够通过中医的持续调理预防疾病的复发,从而达到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

   结语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是一种综合治疗策略,它结合了西医的精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以及中医的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旨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滦平县滦平镇中心卫生院 袁国利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中西医结合治慢性胃炎疗效更好》,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5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