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发生心脏骤停,如何进行有效急救

发布时间:2024-04-11 阅读:372次 作者:张红娟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深州市医院

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的、致命的医疗紧急情况,当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时发生。这通常会导致血液循环中断,进而导致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氧气供应不足。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非常短暂,通常只有几分钟。因此,了解如何在心脏骤停发生时进行有效的急救至关重要。

1. 心脏骤停的识别与重要性

1.1 识别心脏骤停的信号

心脏骤停的识别,通常从观察受害者的行为和反应开始。当一个人突然倒地,首先应检查其是否有意识,可以通过轻拍肩膀并大声呼唤来尝试唤醒他们。如果受害者没有反应,接下来应检查呼吸,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如果受害者没有正常呼吸,或仅有异常的喘息声,这可能是心脏骤停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并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

1.2 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

心脏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的是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电击或严重的胸部外伤也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溺水事故中,受害者可能因缺氧而导致心脏停止。药物过量或严重的过敏反应也可能引起心脏骤停。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采取预防措施,比如定期进行体检、避免危险的环境和物质接触。

1.3 心脏骤停的紧急性

心脏骤停后,大脑和其他关键器官的血液供应中断,迅速导致组织缺氧,进而可能引发不可逆的损伤。这种状态下,每一分钟的延迟都可能意味着生存机会的显著降低。因此,心脏骤停发生后的最初几分钟被称为“黄金救援时间”,这段时间内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能够暂时替代心脏的泵血功能,保持关键器官的血液和氧气供应。CPR的正确执行,包括快速而有力的胸外按压,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其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AED能够自动分析心脏的电活动,并在必要时提供电击,以尝试恢复正常的心律。这些紧急措施不仅能够为受害者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到达,同时也为可能的复苏创造了条件。

2. 急救措施:CPR与AED的使用

2.1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医疗行为,用于在心脏骤停发生时维持受害者的血液循环。进行CPR时,首先将受害者平躺在坚硬的表面上,然后找到正确的按压点,通常是在胸骨中央。使用两手叠加的方式,以每分钟100至120次的速率进行快速而有力的胸外按压。按压深度应使成人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同时,每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确保受害者的气道畅通,并给予足够的呼吸。

2.2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设备,设计用于检测心脏的异常电活动并给予电击以尝试恢复正常心律。AED的使用非常简便,设备会提供语音指导,指导用户如何正确放置电极垫,并在必要时给出电击指示。在使用AED之前,确保周围无人接触受害者,以避免电击危险。AED的及时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2.3 持续进行CPR直到专业救援到达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即使使用了AED,也不能停止CPR。CPR应持续进行,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现场或受害者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在CPR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按压的速率和深度,避免中断。如果受害者开始有反应或出现自主呼吸,应立即停止CPR,并继续观察受害者的状态,直到专业救援人员接手。持续的CPR可以为受害者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增加生存的可能性。

   结语  心脏骤停的急救知识是公众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通过本文科普,我们了解到心脏骤停的识别、原因以及紧急情况下的CPR和AED使用,这些知识对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创新的急救方法和设备出现,以进一步降低心脏骤停的死亡率。同时,普及急救技能和设备使用,让更多人能够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生活空间。

河北省深州市医院 张红娟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发生心脏骤停,如何进行有效急救》,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4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