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居家护理

发布时间:2024-04-08 阅读:505次 作者:蔡婷
单位及职务: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

   重症肌无力属于神经免疫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以全身或部分骨骼肌肉疲劳为主,充分休息方可缓解,具体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此类疾病康复的关键便是采取科学护理方式。但是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和家属往往忽略家庭护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疾病复发,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那么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居家护理有哪些?

   1.心理调适

   由于重症肌无力病程较长,病情极易反复发作,其临床症状直接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滋生应激情绪。再加之部分患者对于疾病缺乏正确认知,情绪低落,常伴随失眠、厌食等症状,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由于该疾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积极、乐观情绪对于提高免疫功能十分重要。因此,患者家属需给予患者更多关心与理解,并积极陪同重症肌无力患者参加康复训练,通过鼓励、安抚等手段提高患者康复信心。

   2.起居护理

   防治重症肌无力复发的重要因素便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通常而言在于定时睡觉,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提高患者居家舒适度,保持环境整洁、安静。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各方面消除外界不良刺激,合理摆放家具,避免患者跌倒、撞伤,保证通行安全,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需佩戴防护道具。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由于重症肌无力患者体质虚弱,极易因为天气变化或衣物增减不适宜而发生感冒、中暑等不良事件,因此需避免冷热刺激。日常保持床褥干净,避免机械性刺激患者,若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可辅以气垫床,必要时可对其皮肤较为薄弱之处给予减压贴保护,并选择柔软、舒适的衣服,减少皮肤摩擦,从而降低压力性损伤风险。相较于正常人群,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极易增加感染风险,此类患者需注重预防感染工作。

   3.康复训练

   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无法下地行走,可通过简单舒展四肢的形式,加快肢端血液循环,随后采取坐姿训练,可有效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可较大程度刺激腿部肌肉,待患者耐受能力增强,将着重训练患者从床上到轮椅的移乘能力,训练时需确认患者有无肺功能疾病,为避免患肢擦伤可将其患侧放于胸前保护。当坐位平衡训练和站立训练初具成效之后,方可开展迈步训练、上下台阶训练,但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居家锻炼期间需家属全程陪同,从而避免跌倒。

   4.饮食护理

   重症肌无力患者饮食原则在于营养均衡,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为主,由于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症肌无力患者可多食用鸡肉、牛肉等食物,从而增加纤凝蛋白合成,除此之外,还可一定程度增强肌肉收缩能力。 B族维生素可从蛋类、动物内脏中获取,可辅助治疗重症肌无力。西红柿、橙子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肌肉毛细血管出现细胞浸润现象,还可有效防止肌纤维轻度萎缩,保护肝脏。若患者血液中钾含量不足,可导致肌肉传导不正常,因此患者需注重血钾浓度,若浓度过低,可多食用黄豆、胡萝卜等含钾食物,从而增强神经肌肉间传导作用。高钙食物可刺激肌肉收缩,若膳食补充不足,可遵循医嘱服用钙剂。若重症肌无力患者伴有咀嚼、吞咽困难现象,需对其采取半流质或流质食物,避免患者单独进食而发生呛咳、腹泻等不良事件。

   5.用药护理

   由于糖皮质激素存在一定副作用,因此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需重点关注自身身体反应,部分患者由于认知、记忆力下降等因素,经常误服或忘服药物,致使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患者家属可指导患者通过采取服药卡或药盒的形式科学服药,逐渐养成遵医嘱服药的良好行为。除此之外,重症肌无力患者还需养成定时复检的良好习惯,若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

   重症肌无力虽是罕见病,但可通过多种科学治疗改善临床症状,只要患者科学治疗的同时养成良好居家护理习惯,便可回归正常生活。

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 蔡婷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居家护理》,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4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