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是治疗晚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能够帮助肾脏衰竭患者清洁血液,保持体内水分与各种矿物质的平衡。同时,血液透析还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特殊的透析器将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进行清除,最后再将经过处理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从而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将为大家科普有关血液透析护理的知识。
一、哪些情况需要进行血液透析
1.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如果疾病已经进展到晚期,其肾脏会逐渐失去过滤血液和排出废物的功能,此时就需要进行血液透析,帮助患者维持体内的水分和矿物质平衡。
2.急性肾损伤 如果患者是由于创伤、感染或手术并发症等引起急性肾损伤,导致肾脏功能受到影响,此时就需要进行血液透析,增强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进而帮助患者恢复肾脏功能。
3.尿毒症 尿毒症一般都是由于肾脏功能丧失导致,尿毒症患者的肾脏已无法有效排出尿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剩水分,从而导致患者体内体液平衡受到影响,此时血液透析治疗就成为唯一的治疗选择,能够帮助患者维持生命健康。
4.电解质紊乱 如果患者出现重度高钾血症或其他电解质紊乱,并且通过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无法迅速控制患者的病情,就需要及时进行血液透析,帮助患者调节血液中钾、钠和钙等重要离子的浓度,维持电解质平衡。
5.药物中毒 如果患者是由于摄入了药物或毒物引起了中毒反应,增加了肾脏负担,使得肾脏无法有效清除这些有毒物质,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此时就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通过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血液透析护理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
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这也是确保治疗过程的重要一步。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透析的频率、持续时间和透析液的成分,从而确保治疗效果,在此过程中需要患者全力配合医生进行各项工作。其次,医生还会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详细的教育指导,告知患者和家属整体透析过程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其与医生的配合度。另外,血液透析治疗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家属和医生在进行透析前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的情绪。
2.提供营养支持
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家属应该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帮助患者合理饮食,提高治疗效果。一般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医生都会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和营养建议,因此家属或护理人员应该谨遵医嘱,确保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在饮食过程中需要确保患者能够摄入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3.控制饮水
血液透析患者可能存在肾功能衰竭等情况,这会影响尿液的排泄能力,无法排出体内多余的液体,从而引起水肿、高血压等并发症,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饮水,从而维持体液平衡和避免水肿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帮助患者制定每日的液体摄入目标,并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其次,还需要注意患者的体征变化,如果患者出现体重增加或水肿的出现,应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并调整治疗方案。
4.动静脉内瘘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还需要做好动静脉内瘘护理,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该定期检查瘘的通畅性和血流量,注意是否有血栓形成的迹象。其次,应该确保瘘部位不受到外力损伤或压迫,以免影响血流和瘘管的功能。另外,还需要保持瘘部位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在清洁过程中应该进行正确地触摸和处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同时,要及时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或渗液等异常情况。
结语 血液透析对于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在整个透析治疗中做好护理措施,从而确保治疗效果,维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