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面瘫治疗早期可采用针灸疗法

发布时间:2024-03-25 阅读:622次 作者:郭玉红
单位及职务: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面瘫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不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损害,更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早期面瘫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那么,面瘫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通过针灸治疗早期面瘫呢?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了解面瘫

   1.中医对面瘫的定义

   面瘫,中医亦称为“口僻”或是“口眼歪斜”等,是一种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丧失或异常的疾病。自古以来,中医对面瘫的认识与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面瘫的主要病因包括风邪外袭、脉络空虚、气血不和等。当人体正气不足、面部脉络空虚时,容易受到风邪侵袭,导致面部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从而产生面瘫症状。此外,气血不足也是导致面瘫的重要因素。气血不足会使得面部肌肉失养,功能减弱,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病变。

   2.面瘫的病因

   (1)风寒型面瘫:这类患者多因素体虚弱,外感风寒之邪侵袭面部阳明、少阳冒落,导致气血痹阻,经筋失于濡养。患者大多表现为起病突然,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症状,并且伴随畏风恶寒,或是头痛鼻塞,面肌发紧,肌肉关节酸痛。患者舌淡红,且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型面瘫:这类患者则是由于风热之邪侵袭,导致面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使经筋功能失调。患者大多表现为骤然起病,口眼歪斜,头痛面热或是发热恶风,同时伴随着心烦口苦,耳后疼痛,口干咽痛等症状。风热型面瘫的患者大便较干,小便发黄,且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3)气血不足型面瘫:这类患者多由机体正气不足,气血不足,导致面部肌肉失去濡养,从而功能减弱。患者多伴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且自汗等症状。

   (4)肝肾阴虚型面瘫:由于肝肾阴虚导致面部经络失养,功能失调。患者大多伴随着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失眠多梦等症状。

   (5)痰浊阻滞型面瘫:这类患者痰浊内蕴,复感风邪,内外合邪,风痰搏结于面部经络,因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面部肌肉功能失调。患者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眼裂闭合不能等症状。

   二、针灸治疗早期面瘫

   1.针灸治疗的优势

   (1)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针灸可以刺激患者的面部神经,有助于受损的神经修复和再生,从而促进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对于面瘫患者而言,针灸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病程,减少其后遗症的发生。

   (2)操作简便安全:针灸治疗面瘫的操作相对简单便捷,无需复杂的设备和手术,因此风险也较低。同时,针灸治疗面瘫的费用也相对较低,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来说,十分实用。

   (3)副作用小:相比西医治疗面瘫来说,针灸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小,除了患者会感到局部疼痛或淤青外,一般不会出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也使得针灸成为了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一些对药物副作用敏感或是不耐受的患者。

   (4)个体差异化治疗:针灸治疗面瘫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差异化治疗。通过对患者的体质、病情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医护人员可以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2.针灸的治疗原理

   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而面瘫患者往往是因为风邪侵袭或气血不和所导致的阴阳失调。针灸治疗可以调和阴阳,平衡人体的机能,因此有助于患者神经系统的再生。通过刺激患者面部的不同穴位,可以激活其面部的肌肉群,促进肌肉收缩或舒张功能的恢复。同时,针灸还可以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为受损神经提供充足的营养,加速神经修复。

   3.针灸如何治疗早期面瘫

   (1)毫针针刺:在毫针疗法中,选穴是首要步骤。治疗早期面瘫时,常用穴位有合谷、地仓、颊车、丝竹空、牵正等穴。鼻唇沟平坦患者加迎香穴,颏唇沟歪斜则加承浆穴。若患者味觉消失且舌部发麻,则加廉泉穴。操作时,进针宜浅刺或透刺,每周5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刺激或是损伤患者周围组织,确保患者的舒适与安全。

   (2)电针疗法:电针疗法主要是通过微量的电流刺激患者的面部穴位,以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肌肉收缩的目的,从而有效治疗面瘫。采用电针治疗面瘫时,常常选择合谷、丝竹空、颊车、翳风、牵正、地仓等穴位。若患者存在其他症状,则参考毫针针刺时添加的穴位。治疗时,医护人员会在进针后连接6—8个穴位,正极连近患者耳处穴,负极则连远耳处穴。治疗1周后可采用疏密波,以患者肌肉出现节律性轻度收缩,并伴随面部发热为宜。每次治疗约30分钟。

   (3)温针灸疗法:温针灸疗法是一种结合了传统针刺和艾灸的中医疗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患者的相关穴位,并加以艾灸,以达到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等功效,从而促进患者面部神经的修复和肌肉功能的恢复。常用穴位包括地仓、颊车、合谷等穴。治疗时,在针刺得气后,医护人员会在针柄上放置一小段艾条并点燃,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目的。这种温热的刺激可以加强针刺效果,促进患者的气血运行,帮助患者恢复面部的肌肉功能。

   结语  针灸作为中医的一种独特疗法,在治疗早期面瘫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刺激患者穴位,调整气血等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面部神经修复和再生,缓解其肌肉瘫痪、改善患者面部外观,进而稳定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郭玉红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面瘫治疗早期可采用针灸疗法》,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3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