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正确对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发布时间:2024-03-11 阅读:596次 作者:曾倩
单位及职务: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两者皆属于营养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发展与日常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习惯密不可分,如经常熬夜、酗酒、过多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

   诱发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因此,在控制尿酸值时,改善生活习惯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甚至重要程度要高于药物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应遵循下述原则:

   (1)限酒;(2)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3)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4)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5)大量饮水;(6)控制体重;(7)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8)规律饮食和作息;(9)规律运动;(10)禁烟。

   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将尿液的pH值维持在6.0—7.0之间是比较理想的。健康的人,尿液的pH值可以维持在6左右,呈弱酸性。但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尿液的pH值往往低于5.5,容易偏酸性。所以,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而言,应尽量少吃使尿液酸化的食物,多吃能够使尿液碱化的食物。使尿液呈现酸性的食物主要有肉类、鱼类和酒精等。使尿液碱化的食物主要包括菠菜、红薯、胡萝卜、香蕉、芋头、卷心菜、白萝卜、茄子、土豆、柚子等。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食材需要灵活变通,不能只考虑嘌呤问题,而忽视了合理的营养需求,如过度的低嘌呤饮食,反而会不利于身体健康。饮食应以适度均衡为最佳,比如,大多数鱼类虽然属于中嘌呤食物种类,但鱼类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人体必需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所以建议适量食用。

   嘌呤是水溶性分子,煮和焯等烹饪方法可以减少食物中30%—40%嘌呤含量,肉、禽类煮后弃汁也可降低嘌呤含量。豆类营养价值高,而嘌呤含量也较高,属于中高嘌呤食物。但由于嘌呤易溶于水,许多豆子在制成豆制品的过程中,嘌呤溶于水而被去除,其含量也明显降低。因此,食用豆腐、豆腐干、豆浆等豆制品,比直接食用豆类更安全。

   在糖类的甜味成分中,有含一个分子的单糖和由两个单糖分子构成的双糖。具有代表性的单糖是果糖和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作为能量发挥作用,但是果糖被吸收后不会进入血液,大部分是被肝脏代谢,急速消耗腺嘌呤核甘三磷酸(ATP),分解产生嘌呤,产生大量尿酸。市场上销售的软饮料,如可乐、汽水和果汁等,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都加入了大量的果糖(主要的甜味剂也是果糖),研究发现,这些甜味剂可通过驱动嘌呤核苷酸降解和嘌呤合成,从而增加了血中尿酸和乳酸水平。另外,果糖虽然不是嘌呤,但它可加速腺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时,为了使尿酸顺利排出体外,需要增加排尿量。正常人建议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毫升及以上,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建议每天饮水达到2L及以上。白开水是最简单,最自然的水,酸碱平衡,温和无刺激。白天饮水要少量多次,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通过足量饮水来增加尿酸的排泄。运动期间要注意补水,以免因出汗过多而缺水。一般运动前要喝水,运动时每隔半小时适当补水,出汗后应及时补水,饮水最好为白开水、矿泉水、苏打水和茶水等,尽量不喝果汁甜饮等。

   对于不良生活习惯诱发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控制饮酒有利于缓解病情。其一,酒精可以促进尿酸原料ATP的分解,从而促进尿酸生成;其二,酒精属于高能量物质,过量饮酒容易导致身体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另外,啤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因此,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病情、治疗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曾倩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正确对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3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