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防治大肠癌,早期筛查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4-03-11 阅读:359次 作者:骆敏
单位及职务: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大肠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然而,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本文旨在科普大肠癌的相关知识,帮助公众了解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从而守护肠道健康。

   1.认识大肠癌

   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饮食、生活习惯、遗传等。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黑便、体重下降等症状。此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2.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性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结直肠癌(大肠癌)位居我国高发癌症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而早期大肠癌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晚期大肠癌的治愈率则大大降低。因此,了解大肠癌的早期筛查方法,及时发现并治疗大肠癌,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早期发现大肠癌的方法

   3.1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作为大肠癌筛查的初步手段,通过化学方法检测粪便中肉眼不可见的微量血液。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无需特殊准备,患者接受度高。然而,其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食物中的铁剂、某些药物等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因此,在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后,需要进一步通过结肠镜检查来确认肠道状况。对于阳性结果的患者来说,虽然可能存在心理压力,但及时的进一步检查是确保健康的关键。

   3.2大肠镜检查

   大肠镜检查被誉为大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其准确性高、可靠性强。医生通过细长灵活的大肠镜,能够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细微变化,对于可疑的病变部位,还可以直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一检查方法不仅可以发现早期大肠癌,还能对癌前病变如息肉进行及时处理。美国癌症学会建议45岁以上人群每5年进行一次大肠镜检查,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肠癌的风险逐渐上升,通过定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病变。

   3.3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大肠癌筛查方法,医生通过手指触摸患者的直肠黏膜,感受是否存在异常的肿块或出血。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无需特殊设备,且成本低廉。约8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直肠指诊发现,因此,它在大肠癌的早期发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尽管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经验丰富的医生往往能够准确判断肠道状况,为患者提供及时的诊疗建议。

   3.4其他筛查方法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大肠癌筛查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手段。如大肠钡餐造影检查,通过让患者服用钡剂后拍摄X光片,观察肠道的轮廓和黏膜情况。CT仿真结肠镜则是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模拟大肠镜的检查过程,对肠道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此外,肿瘤标记物(CEA、CA19-9)等血液检测也能为大肠癌的筛查提供一定的参考。

   4.预防大肠癌的措施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大肠癌至关重要。应该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限制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此外,适量补充钙、维生素D和叶酸等营养素也有助于预防大肠癌。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预防大肠癌。研究表明,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显著降低大肠癌的风险。因此,建议公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因此,戒烟限酒是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措施之一。公众应自觉抵制烟草和酒精的诱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公众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包括粪便隐血试验、大肠镜检查等筛查项目。

   结语  大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对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认识大肠癌、早期发现大肠癌的方法、预防大肠癌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科普介绍,希望公众能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积极参与大肠癌的筛查工作,共同守护肠道健康。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早期发现和治疗大肠癌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骆敏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防治大肠癌,早期筛查是关键》,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3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