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口眼干燥警惕干燥综合征

发布时间:2024-03-11 阅读:537次 作者:李慧
单位及职务: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

   日常生活中,口眼干燥的症状并不罕见。很多人将其归咎于环境因素、疲劳、用眼过度或者是简单的身体缺水。然而,当这种干燥感持续存在,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时,可能就需要警惕一种名为“干燥综合征”的慢性疾病。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干燥综合征,包括其定义、症状、成因、诊断以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警觉性。

   1.干燥综合征概述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特别是唾液腺和泪腺。这种疾病的特征是这些腺体的分泌功能减退,导致口干、眼干等症状。此外,干燥综合征还可能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症状和体征。

   2.干燥综合征的症状

   (1)口干: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口渴,而是口腔内持续性的极度干燥,让患者感觉仿佛口腔黏膜被“剥离”一般。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患者可能需要频繁饮水,甚至采用含漱的方式。然而,这些措施往往只能暂时缓解,因为随着唾液分泌的减少,患者还可能面临吞咽困难、龋齿增多等严重问题。由于唾液对口腔黏膜的保护作用减弱,患者还可能出现口腔黏膜溃疡,进一步加重口腔的不适感。

   (2)眼干:患者通常会感到眼睛干涩、有异物感或烧灼感,针刺感、眼痒、畏光、眼红,仿佛眼睛被一层砂纸覆盖,极不舒适。随着疾病的进展,这种不适感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角膜炎、结膜炎等眼部疾病的发生。这些疾病不仅会让患者感到疼痛、视力模糊,还可能对视力造成长期的损害。

   (3)其他症状:除了口眼干燥外,干燥综合征还可能引起其他症状,如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关节疼痛、肌肉疼痛或无力,干咳、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以及肾小管酸中毒、免疫性肝病等全身多系统损害。

   3.干燥综合征的成因

   干燥综合征的成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免疫异常被认为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因素。当人体免疫系统紊乱时,可能会攻击自身的外分泌腺体,导致其功能受损,进而引发干燥综合征。

   4.干燥综合征的诊断

   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在临床表现方面,医生通常会关注患者的口眼干燥症状以及其他可能的全身症状。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清学检查,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的自身抗体(如抗SSA抗体及抗SSB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等。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唾液流量测定、唇腺活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染色等专项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外分泌腺体功能。

   5.干燥综合征的治疗

   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两个方面。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口眼干燥等症状进行缓解,如使用人工泪液、唾液替代品等。免疫调节治疗则是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减轻或消除免疫异常反应,从而控制疾病的进展。常用的免疫调节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使用时应遵医嘱,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

   6.生活方式的调整

   除了药物治疗外,干燥综合征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首先,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习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其次,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环境中,如空调房、暖气房等。在饮食方面,应多摄入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此外,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等负面情绪。

   结语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影响外分泌腺体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其成因复杂,涉及遗传、感染和免疫异常等。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以对症治疗和免疫调节为主,辅以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提高警觉,及时就医,遵循医嘱,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以控制疾病进展。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 李慧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口眼干燥警惕干燥综合征》,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3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