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肢体肿胀如何护理

发布时间:2024-01-25 阅读:472次 作者:范焕焕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肢体肿胀通常是指组织液积聚于组织的间隙中而引起的一种病症,常见于某些疾病所导致的肢体肿胀,如出血性疾病(外伤、自发性血肿等)、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后最为常见)、炎症(风湿型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等,下垂部位的肢体肿胀状况表现最为明显,也最为常见。肢体肿胀严重的患者还可伴有患肢疼痛、酸沉、心率加快、体温升高等现象,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要缓解患者的肢体肿胀,除对其原发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外,加强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有助于减轻肿胀,帮助身体快速转归。本文将重点讲解肢体肿胀的护理方法,希望对大家的生活有所帮助。

   1.心理护理

   肢体肿胀大多发生于创伤后、蛇咬伤后、骨折后等患者中,由于病势凶险,加上身体上的疼痛,患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因而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常见的心理疏导方法有以下三种。

   (1)行为认知疗法:首先向患者讲解自身疾病导致肢体肿胀的机理,然后向患者讲解负面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最后通过与心理咨询师合作,采用适宜的心理疏导方法让患者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病情,继而缓解不良的情绪。

   (2)正念冥想:此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加专注于当下的生活,对过去与未来的事情无需过多的担忧,提高患者对当下状况的接受度。

   (3)放松训练:深呼吸可以渐进性地放松身体的肌肉,促使身体的紧张水平降低,因而可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以此缓解患者心理的压力。

   (4)社会支持:有效的社交活动可以给人们的情感带来慰藉,可叮嘱患者的家属多关心、多陪伴患者,同时鼓励患者多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分享自己的生活,有利于缓解其孤独感。

   2.局部皮肤护理

   患者一旦出现了肢体肿胀的状况,一定要多休息,避免因过度活动患肢而导致肿胀状况加重。抬高患肢也是减轻肿胀现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患者可取半卧位,将患肢抬高至心脏的水平位以上。冷敷能够减少肿胀的程度,患者可将冷敷包或冰袋轻轻地敷在患肢肿胀处,每日冷敷次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每次冷敷时间尽量控制在15至20分钟内,避免因过长时间冷敷导致皮肤冻伤。按摩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患肢肿胀状况,因而可采用恰当的手法对患肢的皮肤进行适当力度的按摩。

   3.饮食护理

   肢体肿胀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营养均衡,同时也需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具体饮食建议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控制液体摄入:对于特殊患者,如心脏衰竭者,每日应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减少体液积聚,避免增加肿胀程度。

   (2)控制食盐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增加体内液体的滞留,从而加剧肿胀,因此患者应每日保持低盐饮食,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量。

   (3)增加蛋白质摄入:血管的完整性离不开蛋白质的支持,因而患者每日应尽可能多地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类等,降低血管壁的渗漏,继而逐渐减轻肿胀。

   (4)多吃水果与蔬菜:新鲜的水果与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如西红柿、苹果等,多吃这些水果与蔬菜,有利于促进病情康复。

   (5)避免高脂饮食:摄入大量的高脂食物会使身体中的血液黏稠度增加,不利于血液循环,因而肢体肿胀患者应严格控制高脂食物的摄入量。

   4.病情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体温等,尤其要观察肿胀部位的变化,包括皮肤的颜色、肿胀程度等,如果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5.用药护理

   对于肿胀严重的患者,临床医师会结合患者实际的病情,为患者开具对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炎药、利尿剂等,以此减轻肿胀的程度。因而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若是出院后,需定期来院进行复诊,以评估治疗效果与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总而言之,肢体肿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改善肿胀状况,缩短身体的康复时间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范焕焕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肢体肿胀如何护理》,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